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前沿交叉论坛第八期:高压放电与等离子体农业应用(2024)顺利召开
2024-11-15近日,我院合成生物学团队利用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成功构建了棉花全生育期主要组织器官的代谢调控网络(Cotton Metabolism Regulatory Network),并进一步鉴定到关键基因GhKCS1b_Dt,该基因通过影响超长链脂肪酸合成调控纤维伸长。该研究为理解棉花生长发育调控和纤维伸长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棉花分子育种和纤维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以“Cotton Metabolism Regulatory Network: unraveling key genes and pathwa...
近日,我院乡村振兴创新中心开展了有机改良剂对盐碱地土壤质量和作物生产力影响的研究,发现有机改良剂投入可降低土壤盐碱胁迫,增加土壤养分和作物生产力。研究结果为有机物料改良盐碱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以“Trade-offs of organic amendment input on soil quality and crop productivity in saline-alkali land globally: A meta-analysi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欧洲农学杂志(European Jou...
4月29日,农学院李付广研究员团队在棉花中发现了具有广谱应用价值的新型高效杀虫蛋白,解析了相关分子机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相关成果以“iJAZ-based approach to engineer lepidopteran pest resistance in multiple crop species”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Plants》。农学院李付广研究员为论文总通讯作者,河南省特聘教授任茂智教授、上海辰山植物园陈晓亚院士、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Jonathan F Wende院士为论文...
近日,我院李付广团队发现陆地棉驯化和改良过程中,关键抗病基因受到人为选择来满足不同时期的育种需求,并阐明了该抗病通路中外质体活性氧爆发介导的抗性机制,为棉花抗病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靶点。相关研究发表在生物学期刊《植物杂志(The Plant Journal)》上。陆地棉是全球最广泛种植的栽培种,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的特点,然而陆地棉对黄萎病的抗性却十分有限。大多数研究表明,陆地棉在对抗黄萎病菌侵染时可能具有天然的劣...
郑州大学农学院马雄风研究员团队开展了微塑料对棉花危害的研究,发现微塑料可被棉花幼苗吸收,显著影响棉花幼苗生长,并改变了其基因表达和代谢途径。研究结果为微塑料对地膜覆盖作物的毒性评价和污染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以“Uptake and effect of carboxyl-modified polystyrene microplastics on cotton plant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土壤中的微塑料是...
近日,郑州大学农学院陈杰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美国土壤学会会刊)上发表了题为“Using a variety of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to predict and map topsoil pH of arable land on a regional scale”的长篇研究论文,并被选为该期刊的主页推介论文。郑州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通讯作者单位。论文应用一系列机器学习算法尝试在地区尺度上实现土壤属性空间预测与数字化土壤制图...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57号
邮编:450001
电话:0371-67785095(党政办) 0371-67785055(研究生教学办公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