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阐释 河南考古实证中华文明(兴文化工程)
——专访郑州大学教授韩国河
《河南日报》(2024年05月27日 第04版)
人物简介
韩国河,1965年生,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研究方向为历史考古、陵墓考古,出版著作、考古报告等16部,发表论文、考古简报等百余篇,成果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等;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
本报记者 史晓琪
河南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中心区域,历史底蕴厚重,文化遗产丰富,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决定了河南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核心地区。
2022年以来,河南连续三年实施“兴文化工程”,旨在支持中原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阐释和创新工作。郑州大学教授韩国河主编的《豫见考古 宅兹中国——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河南实证》一书作为2022年度“兴文化工程”研究项目,于2023年12月出版,填补了我省考古科普类相关图书的空白。
5月23日,韩国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考古人,既要做好扎实的考古研究工作,也要承担好向大众普及考古知识及最新成果的责任。
河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
“河南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是经过考古实证的‘中华文化形成的核心区’和‘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韩国河说,河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是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主要实证地。
“河南典型的人类化石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淅川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栾川人、南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灵井人 (许昌人) 等,年代集中于两个阶段,距今55万年左右、10万至2万年;距今1万年至8000年的新密李家沟、新郑裴李岗、舞阳贾湖等遗址出土的陶器和磨制石器、诞生的早期农业和家族聚居聚葬的形态印证了‘一万年的文化史’;距今5000年左右的巩义双槐树、濮阳西水坡、郑州大河村、渑池仰韶、三门峡庙底沟、灵宝西坡等遗址阐述了古国时代在河南的进程;新密古城寨、禹州瓦店、淮阳平粮台等遗址是国家与王朝初建阶段的代表,同时周邻各种象征阶级、权力的物品不断向中原地区汇聚,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最终在偃师二里头诞生了最早的中国——夏王朝。”韩国河说,河南考古工作基本完成“延伸了历史轴线”的重要任务。
夏商周三代的考古发现,则“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初步奠定。河南的文化遗产证实了这里自史前以来就是四方文化的辐辏之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形成之地。
“因此,河南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于中国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韩国河说。
阐释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河南实证
“推出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易于理解的文字和图片,让公众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带动更多人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韩国河说。
《豫见考古 宅兹中国——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河南实证》以河南地区考古发现和相关阐释为基础,系统梳理出“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发展主脉,论述了河南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全书分“点点篝火 人类起源”“刀耕火种 文明肇始”“宅兹中国 礼乐相成”“王朝一统 天下华章”和“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核心地位”五个部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了大量河南考古新发现,对于研究和保护河南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特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既要客观,又要好看”是这本科普读物编著的原则。韩国河介绍,书中配有河南历史年表,其中夏商和史前文化的年代都是通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一系列测年数据得来的。编著人员还尽量多纳入河南历年的重大考古发现,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作为参照,使本书成为游客“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历史文化指南”。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河南实证”,韩国河解释,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故里在新郑,“黄帝时代”对应的是考古学上所说的“仰韶时期”,三门峡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命名了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灵宝铸鼎原遗址、西坡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郑州西山遗址、大河村遗址等都发现有社会组织相对严密、等级秩序逐渐明显的趋势,这就为国家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同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等遗址共同证实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诞生与变迁过程;二里头遗址第一次实证了中国文明的一体化。这些,都是河南为中华文明起源提供的“实证”。
推动更多考古成果走向大众
“记忆中原,老家河南”,中原大地可以说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灵故土。如何让大家在河南生动感触心向往之的故土,怎样加强优秀文化遗产的普及、传播和转化工作,韩国河有自己的思考。
他说,考古工作和文化遗产要更加贴近社会大众。考古工作需要在阐释文物本体的基础上,同各地经济、文化的实际发展相结合,不断满足新时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公众需求,进一步做到通过遗产本体向公众讲述河南厚重的文化底蕴。
此外,还要多学科、多手段地呈现考古遗产的价值与内涵。比如,加强文物数字化,结合传世文献和图册,积极开展多媒体的文物展示和活化利用工作,“再现”各地独一无二的城市历史文化。
同时,要提升文化遗产释读的传播能力。通过图书出版、传统媒体、自媒体等多方面的努力,让公众更加立体地感触历史遗产,增强历史文化获得感。
韩国河说,深受群众喜爱的“热门”文化遗产,其视觉效果都是很好的。而考古发掘的大多数对象都是地下遗存,可视化程度并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修复、复原工作,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
为了进一步推动河南考古成果走向社会,韩国河牵头成立了河南考古科普系列读物撰写组,将以关键历史节点或重要遗址作为研究对象,推出《五帝时代》《定鼎夏都》《煌煌大商》《汉魏洛阳》《隋唐东都》《东京梦华》《陟彼北邙》《中原吉金》《中原瓷韵》《中原伽蓝》《脍食中原》《北宋皇陵》等科普图书,为兴文化工程添砖加瓦。
原文地址https://dzb.henandaily.cn/html5/2024-05/27/content_13_16693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