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晚,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闻捷教授应邀做了一场题为《礼制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编钟》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陈钦龙副院长主持。
讲座伊始,张闻捷教授以中国古代礼制社会的基本特征为引言,介绍了“礼制考古”的基本概念,进而提出从周代青铜礼器制度研究、周代青铜乐钟制度研究、考古学礼制文化研究三个维度出发,全面探索周代礼乐文明的面貌、系统揭示周代礼制的变革过程与社会等级结构的变迁情况。
张闻捷教授通过解答“中国古代传统编钟的基本特征及其独特性”、“为什么要研究编钟”、以及“研究编钟的什么”三个基本问题,辅以考古实例,从多个个案研究出发,归纳出编钟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听众对中国古代编钟研究问题有初步认识。讲座主体内容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乐钟制度与贵族身份的判定”。张闻捷教授指出,通过探讨器用制度可为作器者或墓主人身份研究提供新的线索。以固始侯古堆M1为例,从该墓出土乐钟的铭文、组合、音乐性能、陈设方式等方面分析,佐以淅川下寺M10等考古学证据参照,可以合理推测其墓主为楚国番县贵族。这是以乐钟制度作为基本视角,通过对比随葬乐钟的组合、性能和陈设等元素来辨析墓主国别和身份的实证之一。
第二部分是“测音分析与乐钟组合的判定”。周代乐钟编列、音列与身份等级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演奏需按照一定的音律安排并结合身份等级形成特定的编列形式。张闻捷教授通过对曾公编钟测音结果的分析,结合铭文与音律双重证据,对曾公编钟进行了重新分组,指出其应存在一套由17件甬钟、4件扉棱镈钟组成的龢钟以及一套由9件钮钟、4件兽钮镈钟组成的行钟。
第三部分是“乐钟陈列与典籍中的乐悬制度”。通过《周礼》《仪礼》二书中关于周代乐悬制度的记载,可知乐悬诸面的钟磬之数当基本相等,且编钟与编磬在演奏时应处于同一面上,诸面乐悬间的功能与称名亦可能存在差异。而在考古出土材料中,有不少折曲钟磬的实例,如淅川和尚岭M2、江苏邳州九女墩M2等。这些随葬钟磬折曲摆放的实例足以证明乐悬制度曾普遍盛行于当时的贵族群体之中,但是其陈列仅限于形式上拼凑成曲尺形(判悬)或长方形(轩悬),缺乏统一的组合和位置搭配关系,在等级制度上亦颇显紊乱,更与礼经所述无一契合。张闻捷教授通过比对文献记载与考古材料的异同,指出这类墓葬中所展现出的折曲钟磬只是一种形式化的乐悬,而不能作为复原乐悬制度的直接依据(葬钟之制),周代乐悬制度恐怕不是通过折曲钟虡来实现的。
在讨论环节之中,在场师生就编钟组合与墓主人身份、编钟摆放形式与礼制关系、编钟的音乐属性、随葬编钟的地区特点等问题,与张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最后,陈钦龙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代表参会师生对张闻捷教授表达了真诚感谢。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