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欢迎您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首页 > 科研信息 > 正文
陶大卫教授团队在国际科技考古重要期刊Archaeometry发表文章
发表时间:2024-05-14    点击:

汉代关中地区的主食与可能的救荒食物

近日我院陶大卫教授团队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合作在国际科技考古领域重要期刊Archaeometry上发表题为“Staple food and possible famine food in Han Dynasty Guanzhong: Archeobotanical and stable isotopic perspectives”的研究成果。该论文第一作者为郑州大学陶大卫教授,通讯作者为我院陶大卫教授陈钦龙副教授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张国文教授共同作者包括我院2021级研究生邹慧琳、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郭永淇馆员。

中国是世界范围内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作为一种新的生计形态,农业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与文明演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农业产量关于生计安全乃至社会稳定。由于环境或社会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不稳定导致的产量波动却又不可避免。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时期第一个灾害多发期,由此导致的灾荒以及相关应对措施,传世文献多有记载,但基于多学科分析的考古学研究却未见。

论文运用植物考古与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研究方法,对关中地区缪家寨汉代墓地陶仓内植物遗存和部分墓葬内的人骨开展分析,结合上述遗存的出土情境和文献记载,探讨了汉代(本文材料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关中地区的主食与可能的荒年食物。

在古代农业社会,主食通常由多种作物组成,这些作物是日常食用的主要对象,是农业聚落人群热量的重要来源,尽管不同作物在主食结构中的贡献度可能有所不同。论文研究表明,汉代关中地区缪家寨墓地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人群的饮食呈现明显的C3/C4混合特征,粟、黍等C4作物和水稻、麦类等C3作物共同构成了该聚落明显的主食来源,但同时期关中地区有其他聚落以粟、黍等C4作物为主食的现象(3), 不同聚落C3作物作为主食的贡献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3 缪家寨墓地以及周边几处汉代墓地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数据

植物考古研究表明,缪家寨汉墓陶仓内除发现多种谷物,还在个别墓葬(M1138)陶仓内发现相当数量的狗尾草属种子(应是金色狗尾草种子)(4)。《说文·仓部》曰:仓,谷藏也,仓是储存粮食的主要设施和场所。数量丰富的金色狗尾草种子,与多种农作物共同放置于陶仓内,特别是同一墓地其他墓葬陶仓内仅发现农作物,而且关中地区其他汉代墓地出土粮仓/陶瓮内也仅发现农作物,均未发现任何野生禾本科种子。这些现象表明,M1138陶仓内这些成熟的金色狗尾草种子,很可能并不是作为农田伴生杂草混入陶仓中。M1138的年代是新莽时期至东汉早期,这一时期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双重波动,导致农业生产严重不足,农业歉收以及饥荒随之发生。《四民月令》《救荒本草》等文献中明确记载了稗、狗尾草(莠)、藜等在灾年的种植与食用,且描述了具体的加工和食用方式。基于金色狗尾草种子的出土情境、数量、成熟度以及文献记载,它们很可能是作为救荒食物与其他作物共同放置于M1138陶仓内。

  图4 缪家寨汉墓陶仓内的植物遗存

此项研究揭示了汉代关中地区主食构成同时首次从考古学角度揭示出中国古代荒年食物的存在。多种作物种植是应对农业产量波动的有效策略。另一种策略是在作物产量减少、粮食短缺和饥荒发生的情况下,将狗尾草属种子等野生植物作为食物。尽管本研究的样本数量不多,获取的重要信息也相对零碎,但这项具有明确考古背景的多学科研究,从考古学角度揭示出汉代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的波动以及应对策略,深化了对汉代农业经济和社会的认识。

Archaeometry为牛津大学考古学院主办,是历史较为悠久且知名度较高的一本科技考古领域期刊,为SCIA&HCI双索引期刊。

论文链接:http://dx.doi.org/10.1111/arcm.12939



关闭

版权所有 © 2023-2024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地址: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