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至11月10日,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一届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总决赛)在山东大学举行。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是全国唯一被政府认可和指导的专门面向研究生群体的全国性公益赛事,今年是大赛创办第11年,创设首个文科主题——“文化中国”两创大赛,超过70家培养单位、12000名研究生参与,参赛作品近3000件,我院斩获全国一等奖一项,全国三等奖两项,学科竞赛史上实现零的突破。
田成方老师指导,研究生王猛、李怡潼、吴桐组成的“考古队”作品《太后的耳杯》荣获全国一等奖,田成方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在备赛过程中,田成方老师在文化内涵、作品立意、作品价值等方面给予了指导。团队结合武王墩大墓出土文物与历史文献相结合,深入挖掘文物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进行了文本的创作。作品以武王墩大墓出土的漆耳杯为线索,讲述了楚国太子完在宣太后芈月以及忠臣黄歇的帮助下成功逃回楚国拯救国家的历史故事,展现了太子完的爱国情怀与黄歇的忠义品质,爱国、忠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魏涛老师指导,研究生郑峰超、高倩组成的“汴京那些事队”作品《熙丰变》荣获全国三等奖。作品聚焦北宋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采取文学创作与史实考据的方法,再现北宋积贫积弱、变法改革、社会困局等历史图景,通过公众历史剧本的文学创作和人物塑造还原这段变革历史,赞扬王安石和宋神宗等宋代文人克服重重阻力革新求变的人生态度。
陈博老师指导,研究生杜莹、王博晗、邹鹏辉、白敏慧及刘丹青组成的“子曰队”作品《中原儒韵长》荣获全国三等奖。作品选取老子、杜甫、二程四位与孔子相关的人物,跨越一千多年的历史,通过穿越对话的方式展开叙述。以剧本为依托,通过广播剧的形式让几位历史人物活起来,使人声临其境。同时加入切合时代的音乐和背景画面,让人沉浸式体验回到过去。
一直以来,我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专业实践不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本届比赛启动以来,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制定详细备赛计划,坚持问题导向、学生导向、创新导向,深入发掘文化内涵。学院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积极为学院师生搭建良好的文化创新平台,营造浓厚的文化创新氛围,引领更多青年学子勇攀文化高峰,为我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