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郑大故事 > 正文

郑大故事:乡村发展的领路人 精神脱贫的指明灯——记郑州大学驻闫洼村第一书记潘华

作者:时间:2020-09-25点击数:

提起郑州大学驻村第一书记潘华,当地群众都赞不绝口。在潘华驻村的近三年时间里,闫洼这座昔日出了名的贫困村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不论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还是精神培育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17年11月,肩负省委组织部和郑州大学的重托,潘华从三百公里外的省会郑州,来到了豫西南偏僻的泌阳县双庙街乡闫洼村任第一书记。刚来就遭遇停水停电,再加上天气寒冷,潘华坦言身体上确实不太适应。“但我在心态上做了充分的准备,下了坚定的决心。”潘华说。如今,他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18至2019年,这个人们普遍印象里没山缺水没啥风景的“三无村”,连续两年获评“全县脱贫攻坚先进村委”、“泌阳县五星级村居”等荣誉称号。

“村部真正变成了全体村民的村部”

在潘华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上一年,闫洼刚刚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道路能够通往每个村组,文化广场和卫生室都已建成,电视和网络信号进入家家户户,公交车也实现了通车,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但是,潘华也意识到“摘帽”只是闫洼脱贫攻坚战中的第一步。虽然村里的基础设施有所完善,但距离乡亲们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助推发展,潘华首先将目光盯准了基层组织建设。原先的村两委干部年龄偏大,平均为56.8岁,知识水平较低,缺乏创新意识,综合素质和能力也相对不足。潘华深知增强两委班子活力的必要性,于是,在他的组织下,村两委增加了两名年轻干部,顺利完成了换届。

不仅如此,潘华还带领发展了三名新党员,同时倾力培养后备干部,开展了包括他们在内的“村三委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带领他们进行了9次参观学习。2019年,分四批组织到郑州大学,分别进行了为期5天的封闭式培训。“村里发展的好不好,全靠村干部带领。”潘华说,“转变不在一朝一夕,我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来持续地加强干部组织协调的能力和为民服务的意识。”

经过潘华和两委班子共同的努力,除了政治功能,村部的服务功能也渐渐得到了充分发挥,干部与村民建立起了看得见的“血肉联系”:给全村557户村民照全家福,并一一送到他们手中;争取到郑州大学和泌阳县教育局数万元的帮扶资金,给孩子们的教室换上新门窗,添上新书桌;为每个村组配发可移动音响,村民们每晚跳起的广场舞成了村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对此,潘华欣慰地说:“村部不再是几个村干部的村部了,而是真正变成了全部村民的村部。”他建立了村委群,给每个村组都安装了无线大喇叭,让每位村民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村里发生的大事小事。2018年7月,潘华还委托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协助其开通并运营微信公众号“闫洼故事”,至今已发布推文260余篇,从不同角度记录着闫洼热气腾腾的日子,见证了闫洼一点一滴的变化。

在培养村民更多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的探索中,潘华做了更多。2020年春节,潘华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走村串户、排查现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建立包村干部+村两委+网格长+党员(志愿者、大学生)“四位一体”防控机制,实行“十户联防”,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潘华的努力也引发了群众积极参与闫洼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他们不仅做好自己的日常,更是力所能及的捐款捐物,同心协力构筑着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凝聚起了强大的抗疫精神力量,谱写着一曲共克时艰的“战疫战贫”之歌。

“发展一条断不了的特色产业链条”

闫洼村地处南阳盆地东边沿,是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人们忙时种地、闲时打工,在潘华来之前,仅有少数村民种植了食用菌,畜牧养殖户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如何帮助村民找到一条能够走稳走远的致富路子,为闫洼经济发展搭起一条可持续的产业链条,成了潘华首先要思考的问题。经过分析,他发现跟随由县主导的产业可行性并不高,差异化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成了唯一路径。

依托郑州大学的科技产业帮扶优势,在种植业方面,潘华引进了水果玉米和水果萝卜两种新品种,致力于“将农作物当成水果种”的新实践。为确保试种成功,他几乎天天到地头查看,与郑州大学专家和村民们一起探讨绿色种植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种植户在新的尝试中同比增收了6至8倍,亩收益6000至8000元。

潘华和村干部们推进水果萝卜脆片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希望进一步延长农产品储存和销售期,延伸产业链条。潘华希望这条产业链能够成为“自我造血”的可靠产业体系,于是他选拔出了富有经验的种田能手成为“致富带头人”,并联合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2019年,合作社成功注册了“闫洼农蔬”商标,推进了绿色农产品认证,为闫洼留下了两个无形的资产。

在养殖业方面,潘华同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前村里有一些小型养牛户和养猪户,但这也给村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他深知,处理这类问题“既要堵,也要疏”,为引导养殖户转型,他多次到洛阳考察调研,在2018年8月同时尝试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引进了白玉蜗牛养殖项目。

白玉蜗牛养殖成本低,还可以当作宠物饲养,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为了提高收益,潘华还将销售渠道扩展到了网上。“现在村里已经有了示范性养殖户,以此来带动贫困户打开致富门路。”潘华说,“为了鼓励村户,我们还设立了‘产业发展贡献奖’,定期表彰为闫洼村生态农业长远发展献出力量的村民们。”

“乡亲的事都是天大的事”,为了能让闫洼群众不仅吃饱饭,而且吃好饭,让闫洼经济不仅能发展,而且走得远,如今的潘华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仍正在为打造出“吃蜗牛,来闫洼”的特色蜗牛品牌努力着。

“脱贫攻坚不能忘记补齐精神短板”

“物质上的脱贫容易,精神上的脱贫难,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能忘记补齐精神短板。”潘华说道。他深知,真正的脱贫是帮助村民脱离精神上的贫困,而这条路任重道远。为了让村民能够彻底摆脱贫困,潘华设立了“扶贫扶智,智志双扶”的帮扶模式。

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们正确的思想道德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村里的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正是潘华重点关注的对象。“如果文化层次和思想意识上不去,将来有可能会增加社会管理成本,又可能会形成一些贫困户 ,精神上的贫困有可能会进一步延续。”潘华这样说。

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潘华三年来先后组织300余名大学生进村支教,给他们打开知识的广阔天地,还推进“高雅艺术进闫洼”活动,邀请郑州大学师生为孩子们演出,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能够汲取更多的艺术养分。此外,节假日中,潘华会放映意义深刻的电影,鼓励孩子们参加村内事务,培养感恩和责任意识;年底时,潘华请来6位书法家书写春联,让孩子们也参与其中;平日里,潘华还展开了背诵经典的奖励计划,背会一首诗,就奖励一块钱。两年来潘华发下去了约6000元,孩子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自觉的好习惯。

除了孩子以外,潘华同样为其他村民的精神生活添上了一抹抹亮色。“通过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村民家庭更和睦了,邻里也更团结了。”潘华说道。“2019年,我们举办了闫洼村两届运动会,村民们学会了团结和拼搏,效果很好,今年农歇时我计划再办一次。”

当然,精神的丰富首先需要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为了化解村民因病因残致贫的问题,潘华联系安排了多场专家义诊和体检活动,并在闫洼设立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网络门诊,使闫洼村及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家的诊治。

在各级领导的共同努力下,闫洼村真真切切地结出了累累果实。看着村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潘华不禁感慨道:“闫洼的明天,还需要乡亲们的共同努力!”对这片土地,潘华抱有深厚的感情,殷切的期待。(张宁 刘乐乐 傅佳礼)

潘华和孩子们在一起

潘华和村民在一起

潘华在疫情期间进行防疫工作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大学文明办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