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郑大故事 > 正文

郑大故事:奔赴梦想 收获成长——记郑大学子暑期支教活动

作者:时间:2023-10-06点击数:

世界很大,不知道如何去丈量,但温暖总会跨过千山万水不期而遇。在2023年盛夏,郑州大学支教学子满怀爱意,昼夜奔赴,走过崎岖的路,书写了独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他们把爱和知识传递给山区的孩子们,共同奔赴梦想、收获成长。

信阳支教队:星辰指引方向,再度启程支教

由于新冠疫情,郑州大学雏鹰志愿服务队经历了几年线上支教,今年疫情阴霾散开,雏鹰志愿服务队暑期支教团再次来到信阳市淮滨县进行线下教学。2023年7月25日,团队成员们兴致勃勃地登上前往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固城乡邓营村邓营小学的火车。

到达后,在当地老师的热情接待下,团队成员们一起初步了解了学生学情。由于村子发展相对落后,有的学生家长对教育不甚重视,有的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则承担起日常学习引导和情感陪伴的责任。这也正是此次支教队一行的目的,成员们希望为山区孩子带来新的体验,希望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传授给山区学生尽可能多的新知识,让他们始终对“外面的世界”保持好奇,为自己的未来走出一条路。支教队的成员之一、商学院2021级的秦冰沂说:“去支教的路上坐的是火车,我靠在窗边,看着外面一片苍翠。六个半小时的路程真的令人筋疲力尽,但想到马上能与孩子见面,我又充满了活力。”

为了丰富学生活动、打开学生眼界,支教队举办过诸多如八一升国旗、趣味运动会、爱心理发、职业规划讨论会、家访等活动。

在建军节前一天,雏鹰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就开始了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当将这一消息告诉各班同学时,他们眼中满是激动。“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国歌响起的那一刻,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坐直了身子,目光坚定。音乐老师教育学院2022级的王怡珂说:“整个校园里充满了孩子们嘹亮的歌声,很欣慰看到他们这一份对祖国赤诚与热爱的心。”

八一建军节国旗下演讲

在家访的几天里,支教成员们也了解了这些学生大多是由爷爷奶奶教导,父母去外地打工。一天下午放学后,支教队前往一年级学生方宇浩和方宇乐家进行家访。由于缺少交通工具,支教队家访都是徒步前往。热浪不断袭来,每个队员身上都滚落着豆大的汗珠,但支教队员们坚定地一步一步地慢慢奔向前方。

队员们即将到达家访小朋友家时,远远便看到孩子奶奶在路口迎接。奶奶招呼着队员们进屋休息,还搬来大西瓜让大家解解渴,奶奶说:“我把你们也当作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你们也很不容易。”临走时,奶奶一定要为队员们摘一些自家种的桃子,大家道过谢,将心意放在心中,便伴着落日洒下来的晖光踏上了返回的路。

在临走之际,支教队为孩子开设了一场关于未来的交流会。首先让孩子们面对所有人进行自我介绍,刚开始他们都不敢上前,即便站了出来,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老师告诉他们:这样的自我介绍,在未来的人生里还要面对无数次,这次面对的还是熟悉的人,之后却都是陌生的,勇敢迈出第一步后就会顺畅许多。学生一个个都大胆了起来,主动上前聊自己的理想。他们有的想做老师;有的想成为军人保家卫国;有的想成为漫画家……

老师和孩子们

但有一个小孩,和他们都不一样,他想成为农民,他说:“用科技种地,爷爷奶奶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小小的理想,却是一个孩子最纯真质朴的感情所在。看着他们积极表达,队员们突然感受到了支教的意义,或许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更远的世界,鼓励他们努力去选择未来的生活。

14天的支教之旅悄然间就结束了。材料与工程学院2022级的李书承说:“虽然我们早已提前预知了这次分离,还说服自己天下宴席终有一散,但分离时刻来临时,仍忍不住落下眼泪。”支教一路,繁花盛开。日子一天天过去,支教队和孩子们也都要踏上各自的旅程,但收获的不只有感动,更明白了责任与担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路上,希望有更多人踏上这一条虽有荆棘但仍繁华盛开的路。

习水支教队:这个夏天,遇见最璀璨的星河

2023年7月26日至8月18日,郑州大学思源之家贵州习水支教队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大坡镇大坡中心小学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在这场别开生面的夏令营中,团队的18名队员同近150名学生共同进步、收获爱与成长。

习水支教队合照

怀着相同的理想,来自五湖四海的队员们相聚于习水大家庭,每天一起试讲、素拓、备课,一起面对挫折与挑战、经历惊喜与感动。七月下旬,支教队队员们踏上了前往习水大坡小学的K15列车,横跨千里的相遇,正式拉开帷幕。

习水支教队队员相聚在大坡小学的教室里,终于到了和小朋友们相识的时刻。“周一的早晨,我们正式开始了为期24天的支教,此时的我们怀着激动与不安,尚不知晓这些孩子们将会与我们发生怎样的故事。”这是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的姬炳涛对于初识的印象。

支教队员们每日精心准备着课程,在语文、数学、英语里发掘趣味,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剪贴诗”“你比我猜”等多种多样的上课方式走进语文课堂,让学生们感受创作的魅力;翻转课堂给了学生们走上讲台的机会,感受当“小老师”的新奇;舞蹈、音乐、手工、书法、手语、科学等兴趣课的“火爆”程度超出想象。手语课上,学生们用手势和动作做出简单的词语,体验聋哑人表词达意的艰辛;手工课上,一朵朵用彩纸和纸巾做出的花朵悄然绽放在学生手中,他们在课下将这些花赠予老师,成为了教室办公室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音乐课上,悠扬的吉他声伴着学生们纯净的童声总是会治愈人的心灵。

老师和孩子们

教育学院2021级的杨紫函为孩子们开设了心理课。在“看见生命力”课程中,孩子们通过回忆和分享一件件充满爱和温暖的平凡小事找到自己日复一日的小坚持,领悟到更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与动力。有人看到玫瑰少年的勇敢和坚强,有人尝试面对青春期的小敏感和不可言说的小秘密,有人得意过、失落过还在努力面对生活,不断尝试、始终坚持……“每一程、每个40分钟、每个孩子都使我充满感动。”

第二周,支教队队员们上午完成教学任务,下午用脚步丈量习水,翻过一座座大山去家访。因为孩子们住的比较分散,有人七下温水,走遍了全班每一个孩子的家;有人五上寨坝,仅为寻找住的最偏远的孩子;有人把三条路线都走遍了,只因为学生的一句“老师,你来我家家访吧。”经历过翻山越岭,忍受过酷晒疼痛,偶遇过大雨倾盆,所有队员依然坚持“纵有万难也不言弃”,因为他们知道有学生在等待老师的到来。通过家访,队员们对孩子们的家庭状况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的孩子家庭状况十分糟糕,父母常年不回家或是父母离异,甚至有重男轻女的现象等,但他们却毫无抱怨。“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或许是对这些孩子们最好的形容。

家访,让队员们看见最真实的生活,也让他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走过一程程山路,经过一周充分的家访过后,在郑州大学土木学院团委的支持下,有5000元筑梦基金用于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


家访路上

课程之余,各种各样的活动也给孩子们提供了展现自我、增进彼此了解的好机会。在趣味运动会、棋类比赛、知识竞答比赛、手工绘画比赛……让孩子们的生活有了不一样的色彩。支教队还给学生们带来了多种体育器材及各类手工绘画材料,孩子们总会在下午课余时间来到学校,和好朋友、老师们一起享受惬意的时光和丰富的活动。

“老师,你明年还会来吗?”这是老师们听到的最多的问题。答案藏在了一纸信封里、一朵朵玫瑰中、孩子们和老师们都为彼此留下拳拳的心意,这些小小的礼物诠释的是盛夏的果实,是一整个夏天的声音,不用刻意寻找,这里到处都是。

这个夏天支教队队员和孩子们一起经历的故事足够精彩、足够难忘,有太多太多回忆值得被珍藏。经过这些天,化学学院2022级李启斌更加清晰地知道坚守支教、陪伴孩子的意义——让他们站在支教队员的眼眶里,去看被大山云雾阻隔的世界。队员们的双手牵起一颗颗孤独无助的心,让梦想的种子落入土壤。“如果你问我是否还愿意再来,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记得在第一周的时候,班会时有学生问我们明年还会不会来。那一瞬间我感觉班里寂静了几秒。相处不久,学生对于我们的感情比我们自己想象的多。”这是材料学院2022级孙灿给出的答案。

文艺汇演合照

24天不过一瞬,但在每一个习水支教队队员的心中早已变成永恒。在这个忽而暴雨忽而明亮的夏天,他们见山川,跨河流,遇星河,走过很远很远的路,奔赴最纯粹的梦想;他们相遇在盛夏,又在盛夏告别,但他们相信属于习水支教队的夏天永不落幕!

支教是孩子们灿烂的笑颜;是伴着微风一起打球的舒爽;是一起制作一顿丰盛晚餐的满足;是村里蜿蜒曲折的路。“用爱发电,用心点亮未来”,支教正是这样一种活动,郑州大学的志愿者也会持续的走在这条路上,即便行人稀少,但仍稳步向前!

(文字:杨逢雨 李璐豪 图片:郑州大学思源之家习水支教队 郑州大学雏鹰志愿服务队)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大学文明办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