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故事张亚涛

发布时间: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视频来源:祝晓蒙 折辰慧

郑大故事:科研不忘社会责任,教书紧跟时代步伐

——记第九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张亚涛教授

近日,在2017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暨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工会公布了有中国化工学会组织评选的第九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结果,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张亚涛博士荣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

2009年,在阔别郑州大学三年之后,怀着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母校未来的美好憧憬,张亚涛教授回到郑州大学任教。如今已经在郑大工作了八个年头,期间他勤勤恳恳、严谨细致,在科研与教学中双双取得显著成绩。

他带领团队主攻抗菌超滤膜的研制及应用、膜法用于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去除、疏松结构纳滤膜用于染料透盐。目前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和特别资助各1项及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多家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24篇,他引超700次。荣获河南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科研奖励;河南省优秀博士后、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关注社会,他倡导产学研结合

面对传统膜分离技术相对成熟、实际产出效果不佳的现状,张教授选择了抗菌超滤膜的研制及应用、膜法用于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去除、疏松结构纳滤膜用于染料透盐课题。何为抗菌超滤膜,张教授解释到:“它像一张细网,起到过滤作用。校内宿舍饮水机的水为什么那么好喝,原因就在于安装了抗菌超滤膜。人体的皮肤,细胞壁等拦截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抗菌超滤膜也起着同样的作用。”

抗菌超滤膜就像一块超强磁力的吸铁石,将生活用水与工业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并将其循环利用,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科研团队在学校与学院的支持下,积极与外界合作,大大缩短了产学转化效率,降低资源浪费,取得良好效果。此外,张教授通过参加国际会议、与国外化工与能源院校交流合作,开拓了国际视野,使研究思路更加天马行空,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张教授看来,搞科研更需要有一份责任心。通过科研致力于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他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环境受到巨大破坏。工业生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含硫气体等,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如果将膜分离技术大量投放到工厂,不仅做到节能环保,更能循环利用。”着眼郑大,他关心学校厨房排烟设施的改进;放眼全球,他心系万千家庭的饮水健康与全球环境的治理,为此他也乐此不疲着。

注重教育,他教学成果丰硕

张教授的科研团队中除了博士生和研究生,还有一些对科研感兴趣的本科生,“让对科研感兴趣的本科生加入课题组,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也能让他们对自己是否热爱科研、适合科研有一个更清晰的判断”。除了让本科生提前进入科研团队,张教授还开设了专门针对本科生的开放实验课,学生通过选课可以进入实验室,通过实验将抽象化为具体,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教学上,张教授树立学生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进取,采取自主管理,让团队在自由的气氛下研究。“我给学生的弹性比较大,让他们自主计划、完成任务,这比强制规定要有效。”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今年9月,张教授的课题组因发表中科院一区论文最多而获得了郑州大学“教学、科研与师资队伍建设奖”。

教学8年,在此方法下培养出的众多优秀学子中,令他印象最深的是2011级研究生余亮。谈起他,张亚涛教授满面笑容:“他对科研有极大兴趣,思路开阔,基础牢固。他还会在我布置的课题上自由发散,不局限于课题本身。”据了解,余亮在读研3年中发表了6篇SCI论文,这是很多博士都达不到的。2014年,余亮申请到日本政府奖学金并到日本广岛大学学习,师生之间还常保持联系。

张教授获得过许多教育方面荣誉称号及证书,其中他最满意的是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奖。“作为一个教师,教学是首要任务。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现在高校也在呼吁把教学更提高一个高度,把学生教好。”张教授表示。

关爱学生,他心系母校未来

张教授不仅在科研上关注学生兴趣,生活上也不例外。得知很多学生喜欢打乒乓球,他就安排大家组织乒乓球比赛,课题组内的成员互相较量,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在比赛中增进感情、促进合作。

另外,由于张教授的家离学校较远,每天中午他都与学生一起去食堂吃饭,饭桌上说说家常、讲讲实验,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张老师十分平易近人,丝毫没有老师的架子”,张教授科研团队的研究生段可这样说,“他还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有时候组个饭局,有时候外出活动,增进与学生的感情”。

提及郑州大学入选“双一流”高校,张教授说到:“希望能够借助“双一流”这个契机,让咱们学校的科研成果和学科建设,同时也扩大咱们化工学院的影响力”。

第三届全国膜技术青年学者论坛即将在郑州大学举办,而承办这次论坛的,正是张教授的科研团队。对此他指出,申请承办这个论坛,不仅能够加强膜技术领域青年学者的交流与学习,也能提高咱们郑大化工的影响力,让更多的青年学者看到郑大化工的进步。

科研与教育双馨,荣誉与责任并存,张教授将在郑大继续带领他的团队做出更多学术贡献。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郑州大学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