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华人(河南)研究中心揭牌

作者: 时间:2025-01-17 点击数:

2024年5月25日,中国华侨华人(河南)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郑州大学成功举办。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张春旺、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梁杰一、河南省侨联主席杨海强、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别荣海出席并致辞。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河南省侨联副主席刘智良、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王海杰,浙江省、江苏省、吉林省、贵州省、安徽省、湖南省侨联有关负责同志及海内外华侨华人、东盟(东南亚)研究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活动。



中国华侨华人(河南)研究中心由中国侨联、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批准设立,由河南省侨联和郑州大学共建,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将全省华侨华人研究力量汇聚起来,积极融入全国华侨华人研究工作体系,深度参与世界华侨华人研究,全面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助力郑州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促进河南侨联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积极贡献。
张春旺在致辞时表示,中国华侨华人(河南)研究中心是我国中部地区成立的首家华侨华人研究机构,对于深入开展侨史研究和现实侨情研究,更好发挥侨资侨智侨力优势,推动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开展华侨华人研究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侨务工作的新要求,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并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华侨华人研究工作,始终牢牢把握华侨华人研究、侨务工作研究的正确方向。 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推动涉侨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按照侨史研究与现实侨情研究并重、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并重的原则,选好选准研究方向和重大选题,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助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开拓新时代涉侨研究新局面。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相关科研机构的联系交流,推动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联合攻关,推动研究中心与侨商侨企深度合作,形成政产学研良性互动机制,汇聚各界人才、多出研究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提供决策参考。

C5C7

杨海强表示,河南是内陆侨务资源大省,在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侨界的作用不可或缺、责无旁贷。他强调,中国华侨华人(河南)研究中心的设立弥补了河南华侨华人研究机构的空白。加强华侨华人研究要紧扣中心大局,发挥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智库作用。坚持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者”谋划和推动工作,聚焦发挥华侨华人及侨联组织的独特优势,抓住基础性、现实性、长远性的问题开展研究、资政建言,为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要紧跟发展需要,建设好链接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资源平台。用好“地方侨联+大学侨联”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华侨华人学术会议,面向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机构开放课题申报,建强链接中外专家资源的平台载体,将郑州大学的区域国别研究学科优势和侨联组织的资源优势充分融合起来,把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专家学者力量汇聚起来,为侨联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郑州大学建设国家一流大学提效赋能。要紧盯侨胞关切,促进好华侨华人研究多出成果。坚持以华侨华人为主体的研究方向,聚焦国际热点、侨界重大关切,立足专业性、体现前瞻性、突出导向性,为海外侨胞长期繁荣发展、为侨界力量持续巩固壮大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服务。

C901

期间,还举办了郑州大学东盟研究院揭牌仪式、第一届中国(河南)—东盟国际学术会议、“海外侨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与作用”研讨会。



copyright © 2024 郑州大学东盟研究院All Right Reserved.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