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通知】 关于召开“国际友人与东方外交史”国际研讨会邀请函

作者: 时间:2025-01-13 点击数:

“国际友人与东方外交史”国际研讨会邀请函


尊敬的________先生/女士:

由留美历史协会与郑州大学联合主办,郑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大学东盟研究院承办的“国际友人与东方外交史”国际研讨会,拟定于2025年6月16日—6月18日在中国郑州举办,期待您拨冗参会,不胜荣幸。


 

会议主题


(一)国际友人主题:该主题旨在研究、纪念为中国革命事业、建设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将“国际友人”作为一个专门领域来展开研究与探讨,这是摆在史学界一个崭新且前沿的学术课题,这既是对史学工作者的一种巨大挑战,也是需要我们全力挖掘的一个学术富矿。郑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大学东盟研究院特承办此次研讨会,尝试围绕国际友人之经历和事迹追溯探讨,相信此举定激励和促进国际友人对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具体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1. 国际友人研究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 国际友人的界定、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3. 国际友人成为中国友人的起因、过程以及曲折经历

4. 国际友人遇到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挑战

5. 中国革命事业进程与国际友人之历史角色的演变

6. 国际友人的不同类别、不同角色、不同贡献

7. 国际友人与中国领导人的友情和交往

8. 国际友人与中国民众的友情和交往

9. 中国国际友人在其母国和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和作用

10. 国际友人的历史遗产


(二)东方外交史主题:自2008年以来,由北京师范大学的陈奉林教授和澳门大学魏楚雄教授首倡并亲历推动举办东方外交史学术年会。此次第十五届年会主题拟定为“国际友人与东方”。

具体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1. 从东方角度和视野认识理解“国际友人”

2. 源于西方的“国际友人”在东方的历史角色及其多重性

3. 源于东方的“国际友人”在西方的历史角色及其多重性

4. 源于东方的“国际友人”的起因、动机和动力

5. 东西方“国际友人”比较研究

6. 在东方之“国际友人”的各种故事、经历和思想

7. 东方人对“国际友人”的印象、理解、态度和相处

8. 东方各国去往东方他国的“国际友人”

9. 亚洲文明与东方外交史

10. 东方外交史的共它相关议题


会议其他事项


(1)以文入会。请围绕议题,用英文或中文撰写3000-5000字的学术论文或发言提纲,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30日。我们将择优编撰英文论文集或在《亚洲研究》发表中文论文。

(2)参会者的往返交通费用自理,会议期间的食宿由会议主办方承担。会议地点为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主校区。

(3)为便于会议筹备,请您于2025年1月15日前填写会议回执,并发至会议筹备组邮箱:gjyr2506@163.com或gjyr2506@zzu.edu.cn或shconf@zzu.edu.cn

(4)会议联系人:宋晓森:13613809797;韩博雅:15037135134




郑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郑州大学东盟研究院

2024年12月10日

 

 

 

 

 



copyright © 2024 郑州大学东盟研究院All Right Reserved.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