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生物质资源与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室组织的材料学院英语学术沙龙“The Beauty of Materials”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3-06-21  来源:   点击量:


时维六月,初过芒种,又是一年好夏。随着滚滚热浪而来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英语沙龙活动。身处于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学生走向世界的基础技能。为增强我院研究生的英语技能和口语能力,提高我院学生今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郑学晶教授于6月12日在方塘书社举办了主题为“The Beauty of Materials”的英语沙龙。


14:30,英语沙龙准时开始。首先,郑学晶老师温馨开场,介绍举办英语学术沙龙的目的,预祝同学们享受沙龙。然后,主持人张炎同学介绍了此次沙龙的流程(Introduction, Prepared Presentation, Table Topics, Ending)以及每部分的内容。时间官菅梦琦同学详细解释了发言时间要求及举牌规则。

材者,木梃也,料者,量也。材料,就是可供制成成品的东西。可能会有人认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稀松平常,又有何美一说?其实材料之美,包罗万象。Prepared Presentation环节,8位同学分别表述了他们对“The Beauty of Materials”的看法。

好看的皮囊千千万万,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即使是壳聚糖这种外貌与美不沾边的材料,也可以因其功能被赋予美的内涵。作为一种卓越的止血材料,壳聚糖可以在交通、战争、疾病等领域的救护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研发的每一次突破,都有可能救护千万的性命,换来的是千万家庭的美满,壳聚糖之美在张鹏程同学的报告中被诠释得愈加清晰。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古人的觉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今人的承诺。但随着钢筋水泥的扩张,灯红酒绿的世界似乎正与这一理念渐行渐远。姜卓尔同学汇报的绿色材料聚乳酸就是解决该矛盾的答卷之一。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聚乳酸的身上,闪现着通往最终答卷的和谐之美。

皮革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上古时代,人们“羽皮革木以御寒暑”;西汉时期,作为丝绸之路的流通商品之一,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而如今,皮革更是在科技的加持下,焕发靓丽的色彩。王豪同学为我们展示皮革之美,为这种颇有历史厚重感的材料披上了一层时尚的美丽面纱。

环氧树脂是常用材料,平凡到我们很难注意到它的存在。邓雅琴同学却别具慧眼,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属于环氧树脂的魅力。它粘附性强,是常见的粘合剂;它流平性好,很多场馆的地板都有它的身影;它的密封性稳定性好,脆弱的美丽可以在它的保护下,长久保存。

  有箴言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作为材料人,我们深知,真的可以从比花还小的事物中,窥探整个世界。曹澳/艾子昊/刘乐乐/武帅欣几位同学联袂为我们献上了微观世界的无尽之美。大家都见过雨后初晴的彩虹,但你有没有见过显微镜下的彩虹?染色后的PCL纤维,就好似一簇彩虹跃然纸上。纵使科研很苦,前路一片灰暗,我们也应心怀彩虹,方得始终。显微镜下的ZnO纳米片材,宛若一朵盛开的百合,一如林清玄先生笔下的百合谷地,最初的那朵花倔强地告诉我们,不论身处何地,唯有坚持才能成功。硅底上的金片,就如一只涅槃的凤凰。泰戈尔曾言:有一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也许作为科研人的我们,也应该不顾一切,努力前进,方得涅槃。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繁琐的实验、机械的重复而感到无趣,裹足不前,电镜下的铝电解电容器,像焕发新春的老根,“Remain fresh forever”。漫漫科研路上保持赤子之心,无疑是最好的答案。

8位同学完成报告后,大家通过小程序投票选出了三位最佳汇报人:张鹏程、艾子昊、王豪。他们的报告内容翔实,生动形象,被评为最佳汇报人实至名归。当然,其余的同学表现也相当出色。

在下一个环节开始之前,是短暂的休憩时间,郑学晶老师与大家一起畅聊。想必在口干舌燥的汇报和讨论后,滋润大家的不仅是水果和柠檬水,还有郑老师令人如沐春风般的和蔼和亲切。

接下来是Table Topics环节,圆桌会议主持人郭盈盈同学向大家展示了她精心准备的、围绕材料之美的若干问题。各位参会同学踊跃发言,一时间百家争鸣,仿佛身处杏坛,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又好似会于兰亭,曲水流觞,畅叙幽情。此间之乐,未尝可用言语蔽之经序投票选出最佳即兴演讲者:张炎、张鹏程、刘乐乐。祝贺!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Ending环节,主持人张炎同学对本次沙龙做了总结,相信所有参会同学都和他一样收获满满。郑学晶老师对沙龙的参与同学做出了点评,肯定了每位同学的努力准备和认真表现,并为同学们颁发了证书和奖状,预祝大家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一帆风顺,用心发现材料之美。最后,大家合影留念,后来忆时,必将有感于斯日。

【撰稿:张炎】


扫一扫 关注
ZZU材料研究生

Copyright © 2022-2025生物质资源与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

联系我们| 站长统计|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