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上午,日本弘前大学官国清院士在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8会议室给我室师生做了题为“Development of electrocatalysts for water splitting, CO2 reduction and urea synthesis”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由材料学院郑学晶教授主持,我室教师、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
官国清教授向在场师生简要介绍了弘前大学及其课题组的基本情况。官老师介绍了氢能、二氧化碳还原和尿素合成的研究现状,在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许多科研人员都从事氢能及生物质热解的相关研究。日本的氢能领域发展一直走在国际前列。官教授介绍了团队在面向水分解、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和电催化尿素合成等关键反应的多相电催化剂设计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将探讨如何通过电子结构调控、熵增(中/高熵材料)和纳米结构工程策略提高催化剂活性。最后,报告将对未来电催化剂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包括机器学习辅助的催化剂筛选、动态催化过程的原位表征、以及膜电极组装器件中的性能评估等。官教授的报告激起了师生的浓厚兴趣,现场师生认真聆听官教授的报告。报告结束,官国清教授和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交流,他耐心地回答了老师和同学们从能源利用、未来能源发展、专业认同感等多方面的问题,学术气氛非常浓烈。

官国清教授简介:
官国清,日本国立弘前大学全职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分别于1990年、1993年、1995年取得四川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四川大学副教授。曾在德国做洪堡学者,在日本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已发表国际同行评审论文超过530篇,获得美国、日本等国67项专利。其研究领域包括能源技术、能源材料与化学、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分离及过程设计等。2024年获得弘前大学最高学术奖励(远藤赏)。多次获得日本化工学会等奖励,现担任《Carbon Resources Conversion》《Resources Chemicals and Materials》和《MetalMat》副主编,同时担任《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等5个国际杂志编委。现任World Society of Engineering Thermochemistry (WSETC)、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等国际组织和日本化工学会日中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
供稿:李修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