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末,暑假即将结束。对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大一学生陈帅宇来说,这是个有些特别的暑期,疫情和汛情防控交织在一起,他作为志愿者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也让他的故乡尉氏县大马乡马古岗村的乡里乡亲,深切感受到特殊时期,大学生志愿者也是身边的守护者。

第一时间,他积极主动助力防控大局。刚进入8月份,尉氏县庄头镇确诊1例新冠病例。疫情防控战“疫”迅速打响,共青团开封市委第一时间发布《致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的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立刻行动起来,穿上红马甲争当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

陈帅宇和本次暑期返乡的其他8位大学生组成青年突击队,奔赴村口执勤卡点、核酸检测点位,提供秩序维护、人员引导、物资搬运等志愿服务。

陈帅宇原计划出去走走做暑期乡村振兴社会调查,疫情打乱了他的计划,他参与了本村的三次核酸检测、搭帐、张贴指引标识、核酸检测点位现场秩序维护、社区疫情排查等志愿服务项目。在岗的10多天,正是气温最高的时候,热得不行了,就去摸摸身边的雪糕。陈帅宇笑着说:“我现场有用于降温的冰块,最不容易的是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脱下来时一身水,脸上深深的勒痕,特别触动人。疫情防控的主角是医护人员,还有广大群众的理解和配合。”

疫情之下,尉氏县又发生持续强降雨、河流水位上涨、内涝等危险情况时常发生,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大马乡不是重灾区,县、乡防汛抗旱指挥部向大马乡发出了增援水坡、庄头等乡镇的指令,陈帅宇积极报名加入到防汛抢险突击队的行列,投身防汛一线,筑起青春堤坝。

在抢险救灾形式严峻的北康沟河防汛点里,他和抢险突击队员一起忙着铲土、填装、清理垃圾、泥沙、淤泥,浑身上下分不清雨水还是汗水,可他无怨无悔。作为当代在校大学生,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抗洪抢险岂能缺我的担当和胸怀。

疫情、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在灾难面前,陈帅宇总是冲在最前线,他用实际行动唱响了当代青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新时代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