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学科竞赛委员会是为了推动河南省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而设立的学术组织,由河南省内各大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相关教师、学者及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组织,通过举办各类计算机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与提升技能的平台。旨在提升高校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与创新能力,促进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科竞赛委员会核心的功能是组织各类计算机相关的竞赛活动。目前组织的比赛有:
1.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河南省级赛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Chinese Collegiate Computing Competition,简称“4C” 或“大赛”),始筹于2007年,首届于2008年。大赛组委会的相应机构,由相关高校、相关部门、承办单位相关人员等组成。自2019年开始,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榜单内赛事,位列计算机类竞赛的第3名。大赛每年举办一次。
2024年大赛分设11个大类:(1)软件应用与开发;(2)微课与教学辅助;(3)物联网应用;(4)大数据应用;(5)人工智能应用;(6)信息可视化设计;(7)数媒静态设计;(8)数媒动漫与短片;(9)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10)计算机音乐创作;(11)国际生“汉学”。
此大赛的河南省级赛从2012年在郑州轻工业大学举办首届比赛,到现在已成功举办13届。每年为全国总决赛推荐较多数量的优秀作品。
先后在郑州轻工业大学、洛阳师范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线上)、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线上)、河南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校举办。
此赛事每年有近1000件作品参赛,参与师生人数超4000人,有超过50所本科高校参与,是省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赛事。
2. 河南省高等学校物联网设计大赛
此竞赛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已举办10届,旨在促进河南省高校物联网教育方法的交流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激励高校对物联网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加强高校之间学术交流与合作,培育和推广基于物联网应用的创新型科研成果,以物联网行业项目和创新产品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
比赛分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有三个赛项:
1)标准赛项。
2)物联网虚拟仿真应用开发赛项。
3)《物联网工程》实施与部署赛。
先后在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大学(线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线上)、河南农业大学(线上)、河南工程学院举办。
此赛事每年有近200件作品参赛,有超过30所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参与,参与师生人数超600人,是省内具有较好影响力的专业赛事。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把此赛事2023年列入河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省级竞赛项目指南中。
3.“新华三杯”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河南赛区竞赛
“新华三杯”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作为新华三集团携手国内高等教育机构共同打造的专业技术竞赛,自设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提升大学生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河南赛区作为该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河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河南省相关高校及新华三集团合作伙伴郑州新思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这些组织单位共同负责大赛的组织、协调与实施工作,确保大赛的顺利进行。
大赛面向在校大学生开放,参赛选手必须是全国高等学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旨在推动学生、院校、企业三方互动,促进学习、教学及就业。大赛每年举办一次。
大赛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路由协议与以太网交换技术、云计算技术、网络安全、SDN技术、WLAN技术、服务器技术、大数据平台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多个领域。这些内容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比赛采用个人赛形式比赛,本科组和高职组单独排名。本科组和高职组分别决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若干名。
“新华三杯”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河南赛区竞赛,作为河南省内的一项重要赛事,年参赛人数持续攀升,2023年更是超4000名精英学子参赛;新华三集团也借此赛事选拔人才,已成功吸纳数百位优秀获奖选手,直接入职新华三。
4. 御网杯信息安全大赛
“御网杯”信息安全大赛是一项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信息安全比赛,2013年在郑州轻工业大学首届举办“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随着安全大赛规模的扩大,2016年该赛项成为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承办,第一届“河南省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与对抗大赛”,该赛事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一届。2016年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竞赛以来,2020年因疫情原因停赛一年,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2024年为第八届。七年来线上个人赛参赛人数达30652人;线下团体赛:学生参赛963支队伍,人数达2851人;教师参赛113支队伍,人数达339人。
该赛事旨在增强高校师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信息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为广大网信领域安全技术人才提供一个发挥才能、提高技能的平台。
该赛事比赛周期长,赛项的魅力就是与教学结合一块,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顶尖赛事之一,信息安全对抗大赛的成功也离不开与教学的结合。教学与比赛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升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赛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实现个人成长与发展。
在大赛举办期间,组委会邀请行业专家为老师们、选手们举办技术交流会,提供一些实用的信息安全技能指导,帮助老师们、选手们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同时也为行业培养了一批新的人才。此外,比赛还能为学校提供一些实用的安全解决方案,帮助学校和个人加强自身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对提升整个教育行业的信息安全水平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赛分个人赛、团体赛两部分。个人赛采取在线解题模式。团体赛分教师组团体赛、本科学生组团体赛、高职高专学生组团体赛、中职学生组团体赛。学生组团体赛采取晋级方式,分为线上初赛、半决赛、总决赛三个阶段,决赛阶段采取现场实战模式。线上初赛阶段采取在线解题竞赛模式、半决赛采取理论解题+CTF竞赛模式、总决赛采取应急相应+安全防御竞赛模式。
5. 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河南省赛
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hina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简称CCPC,http://www.ccpc.io/),由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组委会主办,旨在激发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兴趣,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升算法设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编程实现和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挑战精神和创新能力,培育和选拔出一大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队伍,服务“两个强国”建设。
举办CCPC的初衷是规范和完善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体系,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活动,把竞赛融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规范办赛,高水平办赛,维护赛事的公平公正,促进高校教学改革,丰富高校人才培养内涵。自从2015年首届CCPC竞赛以来,赛事规模发展迅猛,竞赛影响力持续提升,已经成为中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以及大学生心目中最公平公正的计算机学科竞赛,为我国IT业的发展培养和选拔了大批人才。
河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作为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省级赛事,在省内高校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在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组委会、河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领导下,郑州轻工业大学作为承办方,自从 2019 年4 月开展首届竞赛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已经有40多所院校,累加1千多支队伍参加。省赛平台为省内各高校在程序设计专业教育领域搭建了一个交流碰撞、技艺切磋、增进友谊的良好平台,有利于我省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助于提升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教育整体水平。
6.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赛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是我国为了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而提出的一项战略。它涵盖了从IT基础设施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旨在实现核心技术、产品、服务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
比赛旨在推动信创人才的培养,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教,积极探索和推动信创产业与教学的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分为本科组和高职组,目前已经开设的赛道有麒麟操作系统、开源鸿蒙、云计算、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后续会根据产业需求持续开拓新的赛道,持续不断的为信创行业提供高质量人才。
通过这些竞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升编程与算法能力,还能够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很多参加竞赛的学生往往能够在毕业后进入知名IT企业,或在研究生阶段取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竞赛也促进高校计算机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升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实用性。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推动校企合作项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计算机行业的需求。
学科竞赛委员会负责对各类计算机学科竞赛进行评估和指导,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