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2018-2020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情况仅部分列出)
学生姓名 |
年级 |
研究方向 |
完成或主要参与完成的研究成果 |
指导教师 |
学生毕业后去向 |
刘艺辰 |
2016 |
拟态防御 |
论文2篇刊登于EI会议 |
周清雷、朱维军 |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 (已转为该校博士生) |
高子昂 |
2017 |
多媒体 |
论文1篇刊登于JCR Q1区期刊 |
朱维军、周清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 |
刘晓凯 |
2015 |
生物信息 |
论文1篇刊登于JCR Q1区期刊1 |
朱维军、王振飞 |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 (已成为Virginia Tech3博士生) |
王鑫 |
2015 |
AI应用 |
论文1篇刊登于《计算机科学》2 |
朱维军、周清雷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 |
常啸林 (校外) |
2016 |
拟态防御 |
论文1篇刊登于《计算机科学》2 |
朱维军、周清雷 |
北京就业 |
马其灿 |
2015 |
网络安全 |
实验室环境成功复现一种Air-gap attack |
朱维军、刘洋 |
XXXX大学研究生 |
注:
1:同时是我校研究生院认定的博士毕业条件A类期刊;
2:我校研究生院认定的博士毕业条件B类期刊。
3:根据该校官网显示的信息,该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在最新版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相关学科位列全美第4,仅次于Princeton, Georgia Tech和MIT,与UC Berkeley并列;待未来学成后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