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系统科学大会指导委员会主办,昆明理工大学承办,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同济大学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西南林业大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等单位协办的第九届中国系统科学大会于2025年5月16-18日在昆明举行,主题为“复杂性与智能化”。实验室王宇博士和乔岩博士带领硕士生翟梦博、杨玲、梁梦瑶、陈雪宁参加此次学术会议。
硕士生翟梦博在分论坛中作题为《不准时环境下考虑当天到达患者预分配策略的远程会诊预约调度》的学术报告。报告围绕远程医疗运营中面临的不确定环境问题展开,重点关注基层医院预约患者不准时、当天到达患者以及上级医院专家不准时等行为对远程会诊运营效率的影响。为此,研究构建了两阶段随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根据不同类患者的优先级提出了Model-I和Model-II两种当天到达患者预分配策略,并通过数值分析评估参数合理性、比较两种模型性能,结合实际数据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两种分配策略均显著优于实际运营情况,分别降低了65.99%和54.28%的运营成本及35.86%和41.40%的等待时长,为改进远程医疗服务运营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硕士生翟梦博作汇报
硕士生杨玲在分论坛中作题为《考虑老年人随机服务需求量的养老机构服务资源配置策略优化》的学术报告。报告围绕养老机构医疗护理资源和基础生活资源供给不足、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展开,突破以往资源配置研究偏重供给侧的局限,首次从需求侧视角出发,刻画不同失能程度老人的需求异质性及不确定性,构建以最大化养老机构总效益为目标的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并开展数值实验探究老年人口结构、惩罚成本以及政府补贴变化对养老机构资源配置和总效益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老年人口结构和惩罚成本变动将显著影响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策略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在一定比例范围内,增加完全失能老人的入住比例能够显著提升养老机构的经济效益;政府补贴虽不直接改变养老机构资源配置决策方案,但能够有效促进养老机构的可持续运营。

硕士生杨玲作汇报
硕士生梁梦瑶在分论坛中作题为《不对称竞争市场下SaaS厂商基于行为的质量定制与定价策略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基于软件即服务(SaaS)的多租户架构和云服务特性,针对SaaS提供商以较低成本对新老用户实施差异化质量定制与定价策略时,竞争厂商间的异质性如何影响其实施策略这一尚不明确的问题展开研究。构建了一个两时期双寡头博弈模型,探讨异质性厂商基于行为的质量定制与定价决策(BBQC)及其社会福利效应。研究发现,市场份额处于劣势的厂商在定制成本较高且效率足够低时,会实施“以质引新、以价留旧”策略;当厂商异质性较小且定制成本较低时,两厂商都不采取BBQC;而当定制成本较大且厂商异质性较大时,只有一家厂商采取BBQC;当定制成本较大且厂商异质性较小时,BBQC总是提升行业总利润;高定制成本虽然会损害消费者剩余,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仍能提高社会福利。

硕士生梁梦瑶作汇报
硕士生陈雪宁在分论坛中作题为《基于异构数据驱动的意见领袖识别与分类框架》的学术报告。报告针对传统意见领袖研究在行为动态刻画及影响力评估中的局限性展开,构建了异构数据驱动的分析框架,旨在精准概括不同意见领袖的行为演化规律,为社区治理提供理论支撑。研究首先通过用户影响力评估模型识别潜在意见领袖,结合BERTopic主题聚类模型与百度Senta情感判断算法,提出“贡献行为+情感导向”标签体系;然后基于演化博弈构建意见领袖行为扩散预测模型,揭示不同意见领袖的交互机制;最后提出“专业引导+社区自治+技术赋能”协同治理模式。该框架整合网络拓扑信息、用户生成内容、用户核心行为等异构数据,构建出较为完整的“影响力评估-画像分类-演化预测-系统治理”的意见领袖分析体系。
硕士生陈雪宁作汇报
在本次学术会议中,实验室团队围绕数字化管理变革、远程医疗优化、养老资源配置、SaaS服务策略及网络意见领袖治理等前沿议题,与国内同领域优秀科研工作者和同学展开深入交流。通过学术报告的展示与研讨,不仅学习了当前最先进的研究热点、方法与成果,更以多学科交叉视角的创新性研究,展现了团队在复杂系统优化、数据决策与社会治理领域的研究实力,进一步扩大了实验室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为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融合发展贡献了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