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官网于2021年10月18日发布了最新通知:
通知显示:为进一步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对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导各地做好“十四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国家卫健委组织制定了《“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并印发给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规划目标是什么?
“十四五”期间,由中央财政带动地方投入,从国家、省、市(县)不同层面分级分类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在定向支持国家医学中心和委属委管医院进行关键技术创新的同时,实施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促进临床专科均衡、持续发展。
在国家层面,除国家医学中心和委属委管医院定向支持项目外, 每年至少支持各省建设150个,“十四五”期间累计不少于75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相关专科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提高重大疾病诊疗效果、降低诊疗成本、提升诊疗效率或打破技术垄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省级层面,31个省份每年合计支持至少1000 个,“十四五” 期间累计支持不少于 5000 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诊疗领域和关键技术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多学科联合诊疗(MDT)、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等先进的诊疗理念和诊疗模式得到广泛应用,重大疾病诊疗水平和疑难危重患者救治能力进一步提升,突发群体重大疾病的防控及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内优质医疗资源总量进一步增加, 优质医疗资源分布更加均衡。
在市(县)级层面,“十四五”期间 31 个省份累计支持至少 10000 个地市级和县级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基础投入,推广介入等微创手术和MDT、中西医结合等新诊疗模式,形成覆盖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专科服务体系,保障 人民群众基本看病就医需求。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主要方向是什么?(部分)
根据我国居民疾病谱,选择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介入诊疗重要疾病万东融创注)、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重要疾病万东融创注)等重大疾病相关专科进行普惠性建设,保障相关项目全国各省全覆盖,进一步扩充优质医疗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普遍提升主要临床专科能力,以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为重点,在国家、省、市(县)层面,从专科规模、医疗技术、诊疗模式、管理方式等不同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就医需求较大的临床专科能力,扩充优质医疗资源总量,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促进临床专科能力均衡发展。为促进医疗资源区域布局更加均衡,明确提出相关建设项目应当向非省会城市适当倾斜,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逐步减少患者异地就医需求,使医疗资源分布与区域医疗需求更加适配。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部分)
提升医疗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技术创新转化。支持相关临床专科不断拓展诊疗方法,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诊疗效果,形成技术优势。大力扶持介入治疗、穿刺治疗、局部微创治疗和改良外科手术方式等在内的微创技术发展,逐步实现内镜和介入诊疗技术县域全覆盖。
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培养为主的原则,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包括顶尖人才、技术骨干、中坚力量与青年医师等不同层级的专科人才梯队。
各地如何落实规划?
一是加强项目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纳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
二是加强投入保障,做好工作指导。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财政等相关部门加强投入,设定专项经费进行保障,指导医疗机构对项目规范管理。
三是加强过程管理,压实建设责任。项目建设单位要将专科能力建设状况和水平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客观量化评估,及时监测相关指标变化,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加强绩效考核评估。
四是完善结果评估机制。在项目建设期末,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行评估,明确相关指标量化改进情况和项目建设成效,重点评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等专科能力和绩效情况,保障建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