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皮肤开口插管进行疾病诊疗,根据介入器械经过途径不同,分为血管性介入诊疗技术和非血管性介入诊疗技术。非血管性介入诊疗技术包括8种诊疗疾病的技术。
这是类似于血管造影的一种非血管生理腔道造影术,包括经皮穿刺和经体表皮肤开口插管向腔道注射对比剂,使腔道内腔显影来诊断疾病。经皮穿刺非血管腔道造影有经皮穿刺胆道和泌尿道(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造影,诊断腔道梗阻性病变,在诊断的基础上可以引入其他器械完成病理活检与狭窄扩张、结石取出、内支架置入和肿瘤消融等治疗方法。
经体表皮肤开口插管造影有上消化道(食管、胃与十二指肠等)、下消化道(结肠、直肠)、呼吸道(气管与支气管)、泌尿道(尿道、膀胱)、生殖道(子宫、输卵管、输精管)、
关节腔(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体腔(胸膜腔、心包腔、腹膜腔等)和窦道造影等,诊断这些腔道梗阻性病变,在诊断的基础上可以引入器械完成病理活检、狭窄扩张、结石
取出、内支架置入和肿瘤消融等治疗方法。
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病变以活检针切取组织块,或者经体表开口插管引入活检钳夹取
组织块,完成显微镜下的病理学、细胞学诊断。
现代很多高级的影像学检查,如四维彩超、几百排的螺旋
CT
、
3.0T
磁共振等,对组织的分辨率都在毫米级别以上,无法直接显示微米、纳米和更细小的细胞和微生物等,对功能的显示有一定局限性。
无论什么样的肿瘤、特殊炎症或诊断感染性疾病,都要依靠组织活检病理学诊断,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每一个细胞,或者不同化学成分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才能确诊。
经典的组织活检是外科手术切除,或切开割下来一块肉(组织块),创伤大、痛苦大,患者接受程度较低。彩超、CT、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引导的穿刺活检,或插管钳夹活检,可完成全身各个部位、各个脏器、各种病变的组织活检,达到病理学诊断。任何一种病变只有得到了病理学诊断结果,才可能选择最佳治疗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疗效。
这与穿刺(或插管)活检术类似,活检术是获取实体组织块,而抽吸术是获得体内的液
体,从体内聚集的液体区域(如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关节积液、胆汁、脓液等)抽取一部分液体,完成脱落细胞学、细菌学或生化学检查,进而来诊断疾病。
抽取异常聚集的液体(如慢性血肿、脓肿、胆汁肿等)也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造瘘与引流原本都是全麻下外科切开手术进行的创伤性治疗。现在局麻下通过穿刺完成造瘘与引流以替代外科操作,在极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创伤、提升患者耐受性、降低治疗费用、加快患者康复,在不用住院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治疗。造瘘术广泛应用于胃造瘘、肠
造瘘、肾盂造瘘、膀胱造瘘等,引流术广泛用于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胆汁、腹水、脓肿和胰腺假囊肿引流等。
消融是指使用物理学或化学的方法将人体内的肿瘤杀死、灭活掉。物理学方法有高热(微波消融、射频消融、激光消融)烧死、低温(液氦、液氮、氩氦刀)冻死、辐射电离(粒子植入)、高速震荡(纳米刀)破坏细胞膜杀死细胞等。化学方法有乙醇、乙酸让细胞变性坏死等。消融治疗可以多次重复进行,广泛用于治疗全身良性实体肿瘤与恶性肿瘤、腔道恶性肿瘤和类肿瘤疾病,来替代创伤大的手 术 切除,以及取代周期长的放射治疗。
经皮穿刺生理腔道(如胆道、胆肠吻合口、输尿管)、或经皮肤开口插管进入生理腔道
(食管、食管胃吻合口、输卵管、尿道),引入球囊导管扩张成形治疗狭窄的管道,以治疗良性瘢痕性腔道狭窄。
微创腔道扩张成形术以替代手术切除吻合术。
经皮穿刺(胆道)或经皮肤开口插管向生理腔道内(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人工腔道)引入内支架推送器,将具有外膨胀力的管状内支架释放于狭窄、闭塞,或腔道破裂的病变管腔区域,恢复腔道正常管径和完整性,恢复腔道运送物体通畅性。
内支架分为裸支架、覆膜支架、携带粒子支架等,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良性腔道狭窄、恶
性腔道狭窄与闭
塞、腔道破裂与腔道瘘。
经皮穿刺,或经皮肤开口插管向生理腔道内引入特殊的异物抓捕器,套取异物或结石并拉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