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欢迎您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郑州大学、河南省文物局联合举办石窟寺考古与保护学术研讨会
发表时间:2025-07-21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石窟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由郑州大学与河南省文物局联合主办,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关于石窟寺考古及保护的学术研讨会”在郑州成功召开。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韩国河教授、河南省文物局任伟局长出席会议,河南省考古学会、校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西大学等14所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中心、龙门石窟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7所考古院所的近7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党委书记赵维娟主持。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韩国河、河南省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万香波、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到会致辞。

韩国河在致辞中介绍了郑州大学办学特色与发展成果。他指出,石窟寺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承载着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基因,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深度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本次研讨会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也是学校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实践。他强调,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校地合作、校际协同,共同构建石窟寺考古与保护的创新体系,为守护文化根脉、推动文明互鉴贡献郑大力量。

任伟在致辞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视察龙门石窟时提出的“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河南作为石窟寺资源大省,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进相关工作。本次研讨会汇聚全国顶尖学者智慧,必将为河南乃至全国石窟寺保护事业注入新动能。

会议主题报告由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陈朝云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韦正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研究员等五位专家、学者围绕石窟寺考古、人才培养、龙门石窟保护历程以及安阳灵泉寺石窟寺考古报告编写等重要问题展开集中研讨,充分展示了石窟寺考古与保护及人才培养取得的重大成就。

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经过充分研讨交流,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在石窟寺考古人才培养方面,构建从本科到博士阶段的全链条培养体系,强化相关学科理论、方法、技术和田野实践的系统教学,是石窟寺考古人才培养的核心;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和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高科技赋能是石窟寺保护的必由之路;借鉴史前考古区域调查与历史时期城市考古的理念与方法,基于石窟寺学术目标实现,石窟寺区域考古有助于构建中国石窟寺发展演变的时空框架与谱系传承,是构建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研究框架和文化序列的重要基础;在石窟寺考古报告编写方面,突出考古主旨,坚持石窟寺现场详尽、系统、全面的资料获取和客观、科学的资料介绍是根本。与会学者的研讨成果和实践案例为今后石窟寺考古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闭

版权所有 © 2023-2024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地址: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