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风清日朗。9月12日下午,郑州大学考古学与中华文明研究基地——荥阳广武镇南城遗址热闹非凡,2025年度田野考古实习师生趣味运动会在此顺利举办。全体师生暂时放下手中的手铲、离开探方,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增进情谊,以一场兼具“体力角逐”与“脑力博弈”的特色活动,凝聚团队向心力,为接下来的田野实习工作凝心聚力、积蓄动能。运动会开幕式由实习指导教师陈康主持。
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工会主席魏涛应邀致辞。他首先转达了校工会领导、院主要领导对坚守在田野一线师生致的亲切慰问,同时强调,工会始终高度关注基地师生的工作与生活保障,此次运动会正是关爱师生身心健康的具体举措。魏老师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中指出:“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而要担当起这一神圣的职责和使命,让考古事业薪火相传,必先有强健体魄作支撑。魏老师指出,运动会不仅为师生提供了放松身心的契机,更是传承郑州大学考古人“敢拼、敢闯、敢赢”精神的生动实践,能为田野实习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随后,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陈钦龙以“把友谊写进比分,把快乐写进汗珠”的话语点燃全场热情,他提醒师生务必将安全放在首位,在比赛中赛出友谊,并宣布运动会正式开幕。
为兼顾师生不同的兴趣需求,本次运动会在基地体育场、活动室设置双会场,涵盖室外竞技与室内益智两大类别共十余项赛事。室外赛场上,篮球对决精彩纷呈,女子三步上篮展现出柔美与力量的结合,男子篮下进攻引得阵阵欢呼,团队协作的默契在奔跑与传球间不断迸发;跳绳区域里,黑色绳影灵动穿梭,计数声与欢笑声交织成悦耳的青春乐章;羽毛球、乒乓球赛场则上演着精准的技巧较量,白羽翻飞、小球疾旋,选手们专注挥拍的姿态尽显拼搏风采。
室内赛场的“脑力对决”同样精彩十足。五子棋盘前,黑白棋子交错落下,选手们屏息凝神推演着如同“地层逻辑”般的布局;三国杀桌旁,师生们化身魏蜀吴各方角色,凭借“合纵连横”的智慧展开博弈,将考古工作中的思辨思维融入游戏策略;狼人杀现场悬念迭起,推理与辩驳间不断碰撞出思维火花,展现出考古人敏锐的观察力与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丰富的项目设置吸引基地师生全员参与,真正实现“人人皆为参与者,个个都是主力军”,在互动中进一步夯实了团队协作的基础。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各项目获奖名单逐一揭晓。副院长陈钦龙主持了颁奖仪式与闭幕式,院工会主席魏涛与实习指导教师共同为获奖选手颁发奖品。这些精心挑选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既承载着对师生拼搏精神的肯定,也饱含着对师生情谊的珍视,成为田野考古工作与青春活力相互交融的温暖见证,更让团队凝聚力在共享荣誉的过程中进一步升华。

趣味运动会各项活动现场
夕阳西下,全体师生齐聚体育场合影留念,“考古逐梦,运动同行”的呐喊声久久回荡在基地上空。这次趣味运动会的圆满举办,不仅让师生在竞技与互动中深刻体悟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拉近了师生距离、凝聚了团队合力,为2025年度南城遗址田野实习筑牢了坚实的团队基石,同时也是基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关怀师生成长的生动体现。此次运动会为师生在“探方之外”开辟了全新的交流场景,大家把在赛场上凝聚的团结力量与拼搏精神,转化为田野考古实习中的协作动力与攻坚决心。
本次趣味运动会乃是校工会所着力强调的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工会工作延伸到教职工工作一线精神的生动体现。考古学与中华文明研究基地作为学校优势学科考古学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托基地,多年来得到了省总工会、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省文物局、郑州大学工会等有关领导的多次慰问。本次基地活动经陈钦龙副院长等学院领导协同院工会统筹规划,实习带队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精心组织,大家踊跃报名,热情参与,取得了圆满成功。基地师生6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未来,基地师生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中华文明探源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田野考古实习的征程中续写更多精彩篇章。

(师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