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渐丰。2025年10月16日下午,郑州大学出版社走进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交流活动在学院教工之家举行。郑州大学出版社多部门领导、编辑团队与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围绕学术出版合作、学科成果转化展开深度对话,为双方后续协同发展搭建沟通桥梁。
活动由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党委书记赵维娟主持。赵维娟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此次交流既是双方加强联系、增进互信的重要契机,更是推动学院研究成果“走出去”、实现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双赢的关键一步。她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对郑州大学出版社嘉宾的到来致以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并逐一介绍了出席活动的出版社领导团队——包括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期刊中心主任卢纪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果,人文分社社长李勇军,社科分社总编辑刘金兰,期刊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李珊珊,以及人文分社、社科分社多位副总编辑、副编审等核心成员。
交流环节中,出版社团队围绕自身资源优势与合作方向展开分享。卢纪富社长首先介绍了出版社的整体发展定位、资源布局与核心优势,其阐述的学术出版理念与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的学科建设方向高度契合;李果副书记则聚焦党建与业务融合,讲解了出版社在党建引领下的发展思路与实践路径,为双方合作明确了方向原则;随后,李勇军社长、刘金兰总编辑分别介绍人文分社、社科分社的出版特色——人文分社在文化传承类出版物的深耕成果,与社科分社丰富的学术出版资源,为学院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转化提供了精准对接路径;李珊珊副主任对出版社重大出版项目的规划、申报与实施情况的讲解,更让现场教职工看到了双方联合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的合作潜力。
在互动交流环节,学院全体教职工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与出版需求,与出版社编辑团队展开热烈对话。双方围绕数字出版创新形式、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技巧、考古发掘报告与文化遗产研究著作的出版流程等关键问题深入探讨,出版社编辑团队现场回答教职工的问题,为后续合作细节提供专业建议,真正实现了“需求对接、双向奔赴”。
活动接近尾声时,赵维娟总结指出,此次交流让双方在出版社资源、学院研究方向、合作契合点等方面达成深度共识。她强调,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需要出版平台助力,让深埋的历史与珍贵的遗产被更多人看见;而出版社的学术出版事业,也需要考古学科的优质内容支撑,彰显更深层的文化价值。双方约定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在学术著作出版、科研项目联合申报、学科科普传播等领域持续探索,共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郑州大学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此次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与郑州大学出版社搭建了稳定的合作桥梁,更将推动考古学科研究成果与出版资源深度融合,为郑州大学在考古与文化遗产领域的学术传播与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撰稿人:陈钦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