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欢迎您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郭士嘉
发表时间:2022-02-25    点击:

   


郭士嘉,男,1991年生,河南安阳人。2012-201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6-2021年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雷兴山教授、陈建立教授,研究方向为田野考古、商周考古、冶金考古,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21年9月至今,在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任教,现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田野考古发掘、先秦铸铜业、聚落考古等。


邮箱:guoshijia1993@zzu.edu.cn


一、代表性论文

1.《岐山孔头沟遗址铸铜作坊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19年第3期。(二作)。

2.《孔头沟遗址铭文芯与西周铭文制作方法》,《江汉考古》2020年第3期。(一作)

3.《周原遗址西周“手工业园区”初探》,《南方文物》2021年第2期。(一作)

4.《夏商周时期青铜冶铸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载王巍主编:《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第1821-1887页。(独著)

5.郭士嘉:《“安土重迁”——郑州商城小型房址的“再利用现象”》,《大众考古》2023年第9期。(独著)

6.郭士嘉、种建荣、雷兴山:《周原地区商周时期聚落形态初探》,《考古与文物》,2024年第11期。(一作)

7.郭士嘉、雷兴山、方铭璐:《郑州商城铭功路制陶作坊分区研究》,《文博》2024年第6期。(一作)

8.郭士嘉、姚智辉:《CBL-PBL-TBL融合教学模式在考古教学中的实践》,《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5年第1期(一作)。

9郭士嘉:《西周时期铸铜作坊“单元式”生产方式刍论》,《四川文物》2025年第3期。(独著)

二、其他科研成果

1.参与编写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邰城铸铁——陕西杨凌汉代铸铁遗址发掘与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2.参与编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岐山孔头沟》,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

三、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

1.主持第71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二等资助(资助编号2022M712883)

2.主持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周原遗址2013年度聚落结构考古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CKG010)

3.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委托项目“煌煌大商”(项目批准号2024XWT010)

4.参与国家文物局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西周王朝核心地区国家形态的考古学研究”(编号2024-262),骨干成员

上一篇:许俊杰

下一篇:林壹

关闭

版权所有 © 2023-2024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地址: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