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高分子材料实验室

首页 > 正文

筑牢安全防线:智能高分子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发布时间:2016-01-2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智能高分子实验室组织开展了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共有6名老师,62024级研究生以及20232022级研究生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此次安全培训由刘浩老师进行担任主讲,围绕实验室安全法规、危险化学品管理、仪器设备操作规范、个人防护措施等内容展开讲解,活动最后由何素芹、刘文涛、黄淼铭、徐琬琳、段瑞侠等老师对本次培训进行了内容的补充和总结。

培训伊始,刘浩老师通报了近期实验室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部分实验室插座老化且未使用国标插座,存在触电和火灾隐患;通风橱使用不规范,导致有害气体无法有效排出;实验桌面杂乱,容易引发交叉污染和意外事故。针对这些问题,刘浩老师在培训现场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立即更换老化插座并规范线路布局;开展通风橱使用专项培训,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制定实验桌面整理标准,落实用完即清制度,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有序。

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同时,培训还对实验室可能出现的其他安全问题进行了预警和防范说明。针对试剂存放,强调了分类储存、标签清晰、专人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废液收集,要求必须使用专用容器,定期将废液送到指定地方进行处理,严禁随意倾倒;在个人防护方面,再次强调了佩戴护目镜、手套、实验服等防护装备的必要性。

安全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必须将规范操作内化为日常习惯。为此,培训提出了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的设想: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隐患;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本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解决了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更为未来的安全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未来,本实验室将继续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安全检查与培训,完善应急预案,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黄淼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