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郑大故事”专题网站

故事报道
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故事报道>>正文
郑大故事:白首初心 永不褪色的英雄本色——记抗美援朝战争老战士、离休干部贾福林
来源:  日期:2020-11-30 20:14:02  点击: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后,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抗战老兵虽已至耄耋之年,但是那段光辉岁月依然历久弥新。

一件深绿色的老式军装,衣襟前别着近20枚大大小小的立功奖章,郑州大学离休干部、原河南医科大学武装部长贾福林端详、抚摸着这些带有斑驳锈迹的“宝物”。它们像是战争年代的留声机,时时刻刻让他回想起那段戎马倥偬的峥嵘岁月。襄县、郏县、宝丰、庐山……六年沙场征战,已然89岁高龄贾福林还能流畅地说出自己行军时的路线。年近九旬,贾福林身姿如松、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凌厉眼神中依然透露着坚毅。

一句话 一辈子

1931年贾福林生于许昌禹州市,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黄继光生前所在团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五军第四十五师一三五团通信参谋和副团长。在6年的军旅生涯里,他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洛阳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甘岭等多场大型战役中数次荣立战功。

回忆起进入军营那一年,他才14岁。彼时,解放军正在黄河以北地区作战。由于城高、河宽、水深等特点,他的家乡许昌经过“六进五出”才成功解放。亲眼目睹过解放战争的贾福林明白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不易,便悄悄在心中许下了当兵保家卫国的愿望。少年贾福林正在街上玩耍,穿着军装的解放军问他是否愿意当兵,“当!”贾福林立即回答。还没来得及向家人报告,他便踏上了行军的路途。“家里有5个兄弟,7个姐妹,我是老三,没什么顾虑。”贾福林说。就这样,一个“当”字改变了贾福林的一生。

14岁就入伍的贾福林缺乏作战经验,他一边观察老兵的作战技巧,一边在实战中积累作战经验,一点点适应艰苦的军旅生活。上过五年学的贾福林,在部队已经算是一名“文人”了。因此,他18岁就担任团里的参谋,负责团里的通信事宜。“打仗时,该冲就得冲,该停就得停!”6年战争生涯让贾福林总结出了取胜的法宝,那就是变通。在战争中,炮弹有装填的时间,“轰”的一声发射,“嘣”的一声爆炸,将士们听见第二声就要马上起身奔跑。“有次,一枚炮弹在我身后只有1.5米的地方爆炸,一时间我耳朵中只剩轰鸣,只知撒腿就跑,脑子里一片空白。”贾福林说。从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到一身荣光的铁血战士,贾福林在战场上实现了成长与蜕变。

在部队服役的30多年里,贾福林荣立2次三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其他奖励20余次,至今身上仍有两块弹片尚未取出。他所在的团常年驻扎武汉,当了一辈子军人,干了一辈子通讯员。树高百尺,落叶归根。退伍时,他只提出了一个要求:我是河南人,我要回家。

浴血上甘岭 抗美援朝创奇迹

贾福林颤抖着展开他一直珍藏着的上甘岭村的黑白地图,那段有关上甘岭战役的岁月又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上甘岭村的背后有一座五圣山,海拔1061.7米,是全县的制高点。它两端高,中间低,地形奇特,起着稳定前线的重要作用。十五军军长秦基伟曾向彭德怀总司令郑重保证:“十五军哪怕只有一个人在,也要死守阵地。”就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战火持续燃烧了43天。美军曾扬言“三天拿下上甘岭”,他们第一天摧毁了前沿阵地,第二天摧毁了营的阵地,在第三天要摧毁整个团的阵地时,他们失败了。

“仅以我们的力量去抵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部队,就像‘胳膊拧大腿’,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贾福林说。美军实力强劲,空中有可以直接炸到鸭绿江边的飞机,地面有越野性能极强的坦克,而我军既没有制空权,又没有地面权,这使得战争难度大大增加。为了隐蔽行踪,战士们大多选择夜间行军。他们不能走大路,只能摸索着走山路、过毒树林。为提升行军速度,过河时根本顾不上脱袜子和鞋子,浑身湿透也要继续前进。由于生活物资匮乏,贾福林和战友们经常食不果腹。没有炊具,他们就捡来三块石头作支撑,用随身携带的小罐头盒作锅,用打火机点燃干草烧水、加热。他们吃着搅碎的米糊,数着袋子里的干粮熬过这段艰苦的岁月。坑道部队粮尽水绝时,战士们只能用尿来解渴。严冬作战,连长在队伍前高喊着“同志们!冲呀!”可是趴在雪地里的战士们早已被冻住了双脚……每每回忆牺牲了的战友和那场惨烈的战争,贾福林总会眼含热泪,动情万分。

战争期间,贾福林作为通讯员,他负责的15部电台准确传递信息,从未出现差错。他埋伏在刚好可以看到对面山头的两块大石头下,透过防空洞里的两个孔隙来观察作战,实现指挥命令的上传下达。

“一共有132门大炮,打了1974546发炮弹,每平方米平均5-6发炮弹”“硬石变碎土,阵地山头被削低2米”“敌我反复争夺阵地59次”……62年过去了,身为参谋的贾福林依然能不假思索地说出上甘岭战役中的数据。时光带走了他的青春,却并不能带走那些上甘岭的记忆。

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称上甘岭为“伤心岭”和“无底洞”。上甘岭不仅仅是一座“43天未被占领”的奇迹之岭,更是一座意志之岭、一座功勋之岭。

关心下一代 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是战争的幸存者,要替牺牲的战友而活。”贾福林说。“我是英雄团的士兵,我不能改变英雄本色。”退休后,贾福林全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关心和培育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机关部门、学校、工厂,郑州、北京、武汉……只要有需要,贾福林都会准时赴约,向广大听众做宣传报告,耐心讲解中国军人的抗争历史。他用一件件生动而鲜明的事迹、一串串真实而准确的数字,把抗战的故事讲到每一个听者的心里。

“孩子们,你们可能无法理解我说的那段往事,但你们一定要记住,生在福中要知福,珍惜现在的生活,安心学习,不要忘记那些为保家卫国牺牲的烈士们……”在郑州四十七中学的现场,贾福林站在讲台上,已经做了一个多小时的报告,在讲演过程中没有喝过一口水。“上甘岭上没有水”,这是贾福林在工作时从不喝水的原因。演讲中,他用准确具体的数字让学生们明白上甘岭战场人员伤亡之惨重以及战况之惨烈,讲述英雄黄继光用胸膛顶住敌人的机枪眼,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革命前进道路的英勇事迹,悼念那位双腿炸断仍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二排长……在场的学生们为他的精彩演讲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贾福林至今已经做了将近300场报告,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他所做的每一场报告都是义务讲解,从未受过任何费用。“我有工资,老伴也有工资,这已经够用了,我不需要那么多钱。”贾福林笑着说。“只要我还有一份力,就会继续发光发热”。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是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对战士们的一段描写。70年沧桑巨变,70年不忘初心。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年富力强时,贾福林先生全心全意投入郑州大学的教育事业中;光荣退休后,他将革命经历做成生动教材,感化着莘莘学子。共和国今日的和平安宁来之不易,许多先辈长眠于长白山下,抗美援朝的胜利是烈士们铸就的丰碑。铭记历史,砥砺奋进,这是吾辈对英勇的抗美援朝老兵们最好的致敬。(学生记者 王怡颖 张桢桢 撰稿)

抗美援朝战争老战士、离休干部贾福林


关闭

版权所有 :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_设计制作:郑州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访问统计: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