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百年学校发展历程中,沐浴着党的光辉与关怀,郑州大学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一代代郑大人砥砺奋进,教书育人,求是担当,谱写了一篇篇感人奋进的华章,成为郑州大学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郑州大学医学院刘桂亭教授一生矢志不渝跟党走、听党话、感党恩的事迹,传为佳话,高山仰止。
——坚守林县10余年,寻幽探源,为当地百姓揪出食管癌元凶,并将林县食管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双双降低,造福当地百姓健康。
——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食管癌病因研究”科技成果奖,作为“全国肿瘤防治工作代表”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用毕生医学研究回馈党的培养,一直奋斗在医学教学、科研一线,堪称国内食管癌病因学研究的开拓者。
初心如磐,学医报国感党恩
前不久,在今年98岁高龄的刘桂亭先生家中,我们看到老人精神矍铄、面色红润,胸前挂着“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老先生抚摸着纪念章,心情十分激动,很快打开了话匣子。过往几十年的苦难辉煌,像电影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
“回想年轻的时候,之所以想要当兵想要入党,是为了感恩共产党。”刘桂亭深情回忆。他出生于1923年河南省北部的浚县,小时候生活在旧社会,民不聊生,百业凋敝。1938年他的家乡被日寇占领,因拒读日伪学校,他被迫辍学。日军肆意烧杀抢掠,令他十分愤慨,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直到抗战胜利后,他才回到浚县中学继续学业,历时9年取得初中毕业证书。“上高中时,语文老师戴超鹏是一位中共地下党员,经常给我们读《共产党宣言》、李大钊的《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等文章,使我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刘桂亭说。
1947年春至1948年8月,刘桂亭随就读高中由汲县先后迁至郑州南曹、新郑市薛店及郑州朱屯村,备受流离之苦。期间,他接触到了《西北风云》《新观察》等进步书刊,思想有了新的飞跃,向往着解放区的生活,渴望改变国家现状、救亡图存的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1948年10月,刘桂亭考入中原军区卫生部举办的中原大学医学院,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入校后,他系统研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书籍,接受革命启蒙教育,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于是他弃工从医,立志学成报效祖国。由于政治可靠、信仰坚定,思想先进、表现突出,刘桂亭得到组织的认可。1950年4月,他在学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党员的光荣身份激励着刘桂亭不断奋进。1956年任河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助教,1960年任讲师,1979年任副教授,1986年晋升教授。他经历了人生风雨,见证了学校变迁,但他为党奉献、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未变。
在党的关怀与培养下,刘桂亭不断探索创新,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文献综述150余篇,撰写的学术论文发表在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受到国际领域广泛关注,被加拿大、美国等多国专家来函索取单行本,出版了《食管癌》(1983)、《临床病理生理学》(1986)、《病理生理学》(1990)、《食管癌》(1994)等专著和教科书。
“我的一切都离不开共产党的辛勤哺育。我一辈子感恩党、跟党走,实事求是搞科研,不折不扣听党话。”回忆起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艰辛历程,刘桂亭感慨万千,对今天的美好生活倍感珍惜,“现在的日子可真是享福,将来会更加美好!”刘桂亭眼里闪烁着光芒。
潜心科研,十年坚守铸医魂
20世纪5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饱受食管癌疾病的困扰,每三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患食管癌的严重情况,引起了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周恩来总理指示针对“食管不通”等“三不通”,要“摸清情况,研究出对策”。那时,我国缺乏对食管癌病因的系统研究,仅在几篇报道中,提出了诸如饮酒、吸烟、饮食习惯、鼻窦和口腔感染等一些致病因素。1970年,刘桂亭受命被派到林县“河南省肿瘤防治研究队”,深入当地开展食管癌的防治研究工作。当地群众说:“林县过去水不通、路不通、食管不通‘三不通’,现在有了红旗渠,水通了;修了公路,路通了;惟有食管还不通。”刘桂亭听后立下誓言,“一定要为林县百姓揪出食管癌元凶!”
“当时林县的艰苦条件难以想象。”刘桂亭和几位科研人员一起成立了食管癌病因研究组,从追溯食管癌源头开始,查清当地人的饮用水和食物中究竟有没有致癌物,探究食管癌的病因学。他带领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挨家挨户摸排诊治,走遍了林县大小村庄,采集到大量一手资料。
刘桂亭说,当时医疗条件十分有限,举步维艰,但他和病因组的同志们没有退缩,自己创造条件做实验,省吃俭用买仪器,建立草房养动物,到林县肉类加工厂研究鸡、羊、驴的食管和有关脏器的“自发性”肿瘤,一切从零起步。
刘桂亭和团队科研人员的辛劳付出,换来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研究成果。1972年,他首次发现鸡的咽部鳞状细胞癌。1974年,他以实验方式用发霉食物诱发了大鼠食管癌。1975年,他在石家庄召开的食管癌学术会议上作了发霉食物诱发大鼠食管癌的研究报告,论文在《肿瘤防治研究》上公开发表并引起轰动。这一发现对国内研究食管癌的霉菌病因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他还首次提出了亚硝胺与食管癌的发生关系,以及霉菌与亚硝胺的协同致癌作用。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获“食管癌病因研究”科技成果奖,并代表“河南省肿瘤防治研究队”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医药科学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世纪80年代,刘桂亭作为课题负责人与团队成员共同承担了国家“六五”和“七五”计划、“食管癌的霉菌病因研究”和“明确真菌及其毒素在人食管癌中的病因学意义”肿瘤攻关项目,经过十多年深入系统的研究,实现了很多从“0”到“1”的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科研成果。
在林县山沟里的十年,刘桂亭静下心来做研究,大量查阅摘录英文资料,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文献综述8篇,为主编《食管癌》专著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林县制定防治食管癌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经过刘桂亭等一大批医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林县终于解开了扼住人民生命喉咙的沉重枷锁,将食管癌的发病率致死率双双减半。凭借着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刘桂亭这位山沟沟里的“赤脚医生”,为林县人民驱除病痛、带来希望,被亲切地称为“小教授”,这是林县百姓对他的无上褒奖。
食管癌防治研究一直没有停下求索的脚步。河南食管癌防治事业从一片空白发展到如今的世界领先,背后是刘桂亭等一代代食管癌防治专家的默默奉献。2019年,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郑州大学获批建设,这是三代郑大食管癌防治科研人共同努力的结晶。正是他们的前赴后继,为实验室积攒下了最宝贵的大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其中包括5.4万例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35年随访研究队列,5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诊疗、病理和47年随访信息等,由此构建了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雏形”。60年孜孜不倦,薪火相传,实验室科研人员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不负前辈重托、不负人民信任,为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带来福音,为推动国家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郑大力量。
立德树人,薪火相传化春泥
1980年,刘桂亭从林县回来后,继续在病理生理教研室任教并担任教研室主任,恢复了中断十余年的教学工作,重新登上三尺讲台。刘桂亭早年经历战乱饥荒、颠沛流离,在艰苦岁月中淬炼了深沉的爱国情,因此他在日常教学中,不仅传授科学知识,还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国家前沿科研成果、最新研究动向等引入课堂,以此激励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胸怀报国之志,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研究生培养制度恢复后,刘桂亭等老一辈科学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青年科研人才。“我是刘老师带出来的最早的研究生之一。”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食管癌第二代研究者董子钢教授说,他和另外几名同学,一起协助刘老师完成了国家科委“七五”课题项目“明确真菌及其毒素在人食管癌中的病因学意义”。“当时细胞培养皿是重复使用的,涂一个切片刷一次,每做一个实验都很费劲,但刘老师总是亲自指导,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示范。”刘桂亭团队与多个单位经过数年协作,确定了互隔交链孢霉产生的两种毒素的化学结构、致突变性、致癌性。该菌产生的毒素在人食管癌病因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为食管癌的预防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根据。在实验室这个科研人员报效祖国的“战场”上,刘桂亭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甘坐冷板凳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他的学生。
在培养学生方面,刘桂亭是出了名的要求严格,但其实他是“严要求、宽处理”。参加校内外研究生毕业答辩和论文评审时,他非常严谨,连错别字、漏字都不放过,一一指正。但平时考试时,他却尽量放宽评判标准,遇到问题将学生叫到办公室单独探讨,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这份尊重和信任源自他的初中老师,当年这位老师关键时刻对他的包容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始终铭记在心,并将这种育人理念在自己的教师生涯中传承发扬下去。
为培养青年教师,刘桂亭甘为人梯,不逐名利。他用自己的科研经费支持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发表文章署名时,科研成果显著者排第一位,而自己则居后。刘桂亭语重心长地说: “新老交替是自然规律,培养青年教师要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心气,多鼓励他们不断超越自己,这样科学事业才能后继有人,赓续发展。”他培养的很多学生已成为医学精英,为国家和学校输送了一大批高层次医学人才。
一念执医,一生为民。“作为一名医学科研工作者,除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理论探索外,一定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为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是人民健康幸福所在,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刘桂亭教授这段发自肺腑的话,既是他坚守的人生信念,也是他人生的生动写照。他见证了河南食管癌防治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成为国内食管癌病因学的开拓者、奠基人,倾尽一生诠释“求是担当”的郑大精神,他崇高的党魂、医魂和师魂在历史的更迭中熠熠生辉,照亮了无数郑大人的前进之路。(李林洁 撰稿 李阳 摄影)
刘桂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