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源华:中国周边外交研究要回答十大框架性问题

2017年02月25日 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周边外交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设计,科学评估了中国周边外交面临的新环境和新挑战,确定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战略定位,提出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理念,设计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路径,推进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战略,开创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局面和中国周边外交史上思想空前活跃、对外影响空前巨大的新时代。2017年,具有重大意义的十九大将要召开,这将是既往开来的一年。

1、明确研究对象与思路

2017年,我的主要学术研究任务是承担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专项工程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周边外交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研究”(16ZZD035)。研究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期间,中国周边外交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总结这个时代周边外交的实践和理论,对于推进中国实现大国外交、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根据新形势不断拓展和深化外交战略布局,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的工作实践;针对美国实施的“亚太再平衡”干预和冲击中国周边外交环境的恶劣行径,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坚决斗争,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尤其是高瞻远瞩,积极提出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寻求同周边各方利益汇合点;倡议“亚洲新安全观”,通过务实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努力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使我国周边外交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对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周边外交的环境建设及其新理念、新思路、新路径、新课题的研究,将成为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对象。

  

围绕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本项目的研究思路分为五个方面。首先是定位。瞄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成为中国外交大战略格局中“重中之重”地位的中国周边外交,努力推进理论研究、战略研究、案例研究和综合研究,注重对于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新课题的研究和阐释,尝试创建中国周边外交新学科。

  

在理论层面,着重研究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论在中国周边外交实践中的运用。超越、摒弃既有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批判和反对“霸权稳定论”等美国主导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提出和论证中国特色的中国周边外交新理论。在战略层面,着重研究在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周边新环境和新挑战,论述中国在从发展中大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大国的过程中,对于中国周边外交事务的应对和定位,进而论证中国周边外交的一系列新特征。在案例研究层面,着重研究中国周边外交面临的热点问题,正确定位争端国家和争端问题,推行“双轨思路”,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将探究解决中外周边纠纷的思路、办法,视为中国走向大国、强国的必由之路。在研究路径方面,着重回答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的顶层设计、底线思维、前瞻意识、未来课题等,研究新时期中美关系及其周边外交新特点,展示十九大以后中国周边外交可能面临的新挑战、新前景、新战略。

2、深入探讨十个框架性问题

对于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的中国周边外交研究,需要回答和解决十个框架性问题:周边外交的新概念和新定位研究——“大周边外交”与“重中之重”战略新定位;新时期周边外交的时代新特征研究——中国走向世界强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新时期周边外交的理论创新研究——创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特色的新型国际关系理论;新时期周边外交的历史渊源研究——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周边外交思想的发展沿革及比较;新时期周边外交的文化内涵研究——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的由来和创新;新时期周边外交的发展路径研究——中国周边外交的新思路;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大政研究——中国周边外交的新战略;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容研究——中国周边外交五年实践的总结;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的案例研究——中国周边外交的重大热点问题探究;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的未来展望——未来中国周边外交的新课题。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努力在创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方面有所突破,在阐述中国的“大周边外交”新概念和“重中之重”新定位方面有所进展,在构建中国周边外交顶层设计和创新路径方面有所创新,在阐述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实践经验方面有所贡献,尝试创建中国特色的中国周边外交新学派,为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国周边外交提供更好的理论和学术服务。

原题:推进中国周边外交历史性变化研究

作者: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分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郑州大学分中心
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
© 2015-2020 Zhengzhou Une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