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大学金刚石材料与器件课题组

新闻报道

【大河网】全国政协委员单崇新:加强科普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暂无 时间:2023-03-11 点击数: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提升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有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副校长单崇新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


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近年来多部门出台文件支持我国科普工作的开展,例如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指出“厚植创新沃土,以科普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等。

问题丨广大农村地区科普资源匮乏

“在以上措施的激励下,‘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普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各类科普活动参与人数不断攀升,科普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一批科普场馆相继兴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格局初步建立。”单崇新说,但是,与“科技创新”这一翼相比,我国的科普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科普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大量的科普专家、科普场馆、科普资源集中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而广大农村地区则科普资源和科技人员相对匮乏。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精神的洗礼,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其次,科技人员参与科普的程度不足。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发表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世界排名继续保持在第2位,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保持在第1位。高校和科研院所蕴藏着丰富的科教资源和条件。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激励措施,这些科教资源对公众开放不多,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此外,单崇新认为,科普活动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有待提升。科普活动是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公众对科学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我国科普公共服务水平还不高,市场活力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科普资源缺少互联互通和高效配置,“碎片化”“孤岛”现象普遍突出。

建议丨科普小屋向贫困地区布局 引导青少年追“科技星”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单崇新建议:在偏远或贫困地区布局科普小屋或工作站。将科学普及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让群众在家门口都能接触到科技或科普资源,让农村的孩子们足不出户也能接触到科学的成果,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在其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激发青少年科学的兴趣,为其长大后走上科技创新之路奠定基础。

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普工作。科技工作在纳税人的资助下开展科学研究,理应让公众了解科研的进展或成果。因此,开展科普工作是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所在。鼓励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组成科普宣讲团或在农村或偏远地区设立科普工作站,定期到偏远地区进行科普展示或宣讲,让公众能够近距离了解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科研思想,从而一方面提升公众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科研人员的公众认可度和社会责任感,引导青少年追“科技星”,而不是“娱乐星”。

发挥专业媒体优势,打造科普融媒矩阵。在报纸、电视、微博、融媒体上开辟科普专栏,邀请知名科学家开讲,打造精品科普栏目。借助专业团队进行宣传运营管理,突出信息化平台和手段在科普宣传方面的重要作用,利用新媒体传播规律,选择大众喜爱或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并结合公众对科普活动的评价,提升和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提升科普活动的时效性和长效性,促进科普活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原文转载自大河网



   All rights reserved©Diamond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