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欢迎您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田野考古学》现场教学纪实
发表时间:2024-06-04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型、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发出了“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强音。为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承中华文明,推进郑州大学考古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田野考古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6月1日,《田野考古学》授课教师张建和辅导员王博晗带领2022级考古学专业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到巩义双槐树、荥阳青台和郑州大河村三处遗址开展田野考古现场教学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大力支持。

一、双槐树下的“河洛古国”

初夏清晨,脚踩厚重的土地,轻嗅青草的气息,师生们首先来到了五千多年前的“河洛古国”——巩义双槐树遗址。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张吉钦老师讲到双槐树遗址是仰韶时代中晚期到龙山时代早期的一处大型都邑性聚落遗址,发现有三重环壕、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一门三道”堂庑一体式院落、具有“早期瓮城结构”的封闭式大型中心居住区、规划严谨的四处大型墓地,还有早期丝绸类遗物和牙雕蚕塑等。张老师重点介绍了中心居住区F12用麋鹿奠基和用九件形制相同的陶罐摆放呈北斗九星的形状,用来祭祀的特殊遗存,指出该座房屋的居住者非同常人;在中心区的“地坑院”内则展示了两处典型的剖面,不同的土质土色、各种遗迹的相互打破关系清晰可见,有关考古地层学的课堂知识直观地呈现在眼前,张老师还引导大家通过一处大型袋状灰坑内土层的倾斜方向推测古人倾倒垃圾时的位置和居住的相对方向,不少同学表示在考古学中体会到了“破案”的趣味。

最引人入胜的是,张老师带领同学门从宏观的角度观看遗址的功能分区——“寝殿”居住区、“宫殿”办公区、居民区、墓葬区等,并带领大家登上高处的观景台远眺,河洛交汇处,黄土育文明,嵩山北麓黄河岸边一座五千多年前的恢宏都邑顿时变得具象可感,不禁让人思绪万千,神交万古。

二、发现百年的“青台遗址”

临近中午,艳阳当空。正值麦收,穿过金黄的麦田,一处碧波荡漾的水库和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映入眼帘,这座建筑之内便是青台遗址的展馆。

青台遗址位于荥阳市广武镇青台村东,紧邻枯河上的唐岗水库,该遗址最先在1922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派人对郑州地区仰韶文化遗址调查时发现,至今已有百年。80年代,郑州市博物馆对此进行发掘,发现了居址、墓葬、早期丝绸“罗”等遗存,近年来配合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和早期丝绸研究,发现了三重环壕聚落、出入口、集中墓地、北斗九星祭祀区、作坊区等重要遗迹,新发现了更多丝绸的证据,为深入理解河洛古国的社会形态、聚落关系提供了重要材料。

郑州大学考古系校友、青台遗址负责人魏青利老师带领师生们进行了详细的参观和教学。其中,魏老师对北斗九星祭祀区发现过程的回顾启示同学们田野考古工作不仅要胆大还要心细,尤其是要做到综合研判,统揽全局。田野考古学的魅力在此刻散发出来。另外,魏老师还提到相关天文学家在此进行观测和考察,发现其背后确实隐藏着天文现象,比如青台遗址仰韶时期的先民已经发现了当地的磁偏角,而时至今日,村民建房时仍然遵循5°的地磁偏角,文明传承的持久性引来了在场同学的阵阵惊叹。《周易·贲卦》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农业是古代文明发展的加速器,中华先民很早就开始观察天象以指导农耕,他们朴素的宇宙观彰显着智慧的光芒。魏老师不仅用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青台遗址的考古成果,介绍了遗址剖面反映的功能区划和房屋建造、废弃过程,还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的考古学术问题,如青台遗址独特的彩陶壶和纹饰以及奇怪的葬俗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现象等,引发了同学们深深的思考和遐想,学术性、趣味性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道出了实践教学的旨归。

三、大河长虹,文明不断

经过短暂的午餐和休整之后,师生们来到了行程的最后一站——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大河村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它参与和见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直至夏商王朝建立的全过程,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标识性遗址。进入馆内首先观看的就是仰韶文化房基F1——F4,同学们在今天终于可以一睹在课堂上讲授多次的大河村“木骨整塑”房屋的真容,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史前居住基址,奠定了中国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形制,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探讨当时社会的组织结构以及婚姻、家庭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之后,博物馆讲解李老师带领师生们参观了“星空下的村落”主题陈列,了解了大河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历程,欣赏了仰韶文化典型的彩陶艺术,“河村近邻”的陈列则展示了中原地区和周邻的屈家岭文化、大汶口文化等考古学文化的交流,让同学们通过实物看到了考古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法在器物上的体现。田野考古学的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这些瓶瓶罐罐见证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史前文化多元交汇和古代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博物馆的参观将田野考古学的“挖”和博物馆学的“展”有机结合起来,对同学们的深入思考和综合性思维锻炼大有裨益。

四、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此次参观研学活动真的收获颇丰,我感受到了一代代考古学前辈们在这片土地上所洒下的汗水,才造就了如今示范性的考古工地遗址,向世人揭示了五千多年前的文化面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在下半年的考古工地实习中,我也希望能像前辈们一样,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坚守考古梦想,在实践中锻炼提升自己,深化对考古学知识的认识。”

“这次研学考察活动不仅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也让我对下半年的田野实习充满期待。通过亲身参观和聆听专家的讲解,我深刻认识到古代文明的伟大和现代科技手段在揭示历史真相中的重要作用。这次活动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让我更加珍惜我们的文化遗产,并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此类活动,进一步探索和了解我们历史的根源。”

“作为考古学学生,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和幻想的层面,行动起来,去实地感受考古,感受日复一日不尽的分层挖掘,感受偶然之间映入的地下礼物,感受古代人民的生活与智慧,感受考古人独特的坚持与快乐。在越来越深入了解考古之后,我庆幸选择专业时那5%的兴趣,现今我愈来愈想参与到考古事业中,在自己的小小探方中寻找自己的宝藏,揭开生活在这探方中的历史,深耕于考古事业,为中国考古做出贡献!”

五、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本次田野考古学实践教学活动路线,串起了黄河中游文明形成阶段的三处代表性遗址,他们文化面貌相近、形成年代相当、聚落形态类似,但规模和等级略有差异,实证了中华文明起源的五个突出特性。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同学们认真观察遗迹,用心感知文明,在田野考古的第一线直接感受到了考古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感受到了考古工作的责任和使命。一个个聚落、一处处遗迹、一件件文物,讲述着中华大地上的远古故事和中国特色文明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现场教学,进一步坚定了同学们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的信念,也为下半年即将开展的田野考古实习打下基础,要求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向从事考古工作的前辈学习,坚定文化自信,把知识书写在田野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而努力奋斗!(撰稿:王胜轩;摄影:杜莹)


关闭

版权所有 © 2023-2024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地址: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