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抗疫的关键时刻,环保人责无旁贷。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扎实的专业技术,筑牢疫情防控生命线,打好科技抗疫攻坚战,统筹学科发展新起点。
践行初心使命,把好“疫”情防控之“舵”
筑牢抗“疫”战线,守护师生安全。学院领导班子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学院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成立“生态与环境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深谋远虑,分别建立学生交接前、后的联动工作机制。实行疫情24小时值班制度,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张钦书记和汤建伟院长身先士卒、靠前工作,认真落实防控措施,做好办公区域消毒,实行日报制度,坚决控制疫情的蔓延势头,做好师生员工疫情防控心理指导,切实做到防控工作不遗漏、不打折。
筹措防控物资,彰显学院温情。为了解决学院教工的实际问题,学院领导班子急教工之所急,积极行动,经多方筹措,先后两次筹集到一次性医用口罩、酒精、橡胶手套等若干防控物资,张钦书记、汤建伟院长、韩丽副书记和窦明副院长亲自上阵分发物资,此举在无情的病毒面前,让全体教工倍感温暖。
情系贫困学子,助力成长成才。学院工会发动全体员工,向贫困地区学生捐赠电脑、手机、书籍等物资,并亲自送往泌阳县双庙街乡闫洼村,为因缺失电子设备而无法进行线上学习的贫困学生解决燃眉之急。手机虽小,却承载了万千爱意,送去物资的同时,也给孩子们送去了战胜困难、励志成长的信心和勇气。
强化政治担当,扬好科技攻关之“帆”
冲锋陷阵,身先士卒。郑州市惠济区生态环境局为防止新冠病毒通过粪便和污水扩散传播,向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请求技术援助。学院李顺义教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冲锋科技抗疫一线,积极作为,将防止病毒从污水粪便中扩散作为最大的研究课题,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科学严谨,精准施策。李顺义教授带领团队制定的所有方案均经过反复协商和充分论证。也正是由于他的科学严谨,隔离点的污水排放消毒处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制定的“内消外控”的全面消杀方案,得到了卫健委、环保局的高度认可,堪称防控抗疫的标杆方案,其相关技术工艺和方案在郑州市其他隔离场所进行了示范推广,为防控抗疫、精准施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继续砥砺前行,行好学院发展之“船”
攻坚克难,完善学院机构设置。客观面对老专业、老学科、新学院实际情况,制定12大项、39小项规章制度,推动了学院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完善学院机构设置,启动人员机构分流,确定机构岗位人选,明确人员责任分工,为今后学院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为一流研究型学院目标提供有效支撑。
求是担当,聚焦学科发展规划。优化整合学科、专业资源,集中力量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成立生态与环境学院年学科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和任务安排,积极准备第五轮学科评估及学科博士点申报工作,极大焕发全体教工的工作热情,着力提升学院在国内外的学科建设、科研、人才服务、社会声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