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正文

【嵩山智库】加快黄河滩区脱贫攻坚的对策思路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01-18 [来源]: [浏览次数]:

刘建华,陈中武,张伟,左其亭等

引用文献:刘建华,陈中武,张伟,左其亭,白玉,都闪闪.加快黄河滩区脱贫攻坚的对策思路[N].嵩山智库,2020年第3期,2020-4-13

摘要:随脱贫攻坚工作在黄河滩区部分地区展开,且黄河安全防汛形势逐步好转,黄河防洪、生态保护与滩区发展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滩区群众从以前确保生命安全、解决温饱的基本需求向脱贫致富、与全省人民同步小康的更高层次转变。对此,要加强对黄河滩区脱贫攻坚的统筹谋划,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大智力资源的输出,实行科技扶贫;利用滩区资源优势,建设黄河生态廊道和文旅通道,加大新型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充分考虑防洪、生态保护和经济协同发展,统筹考虑“窄河工程”和“搬迁工程”的适宜性;探索“搬迁后期管理模式”等方式,解决脱贫反弹问题,做好迁建工作。处理黄河防洪与滩区发展间的矛盾,彻底打赢黄河滩区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节选]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9月18日在郑州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明确指明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为落实战略,实现滩区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提高,亟需加快实现黄河滩区居民脱贫的步伐。近年来,随着滩区脱贫工作陆续展开,并取得部分进展,一组新的矛盾亟待解决,即黄河防洪、生态保护与滩区发展间的矛盾,滩区居民从确保生命安全、解决温饱的需求向脱贫致富、同步小康的更高层次转变。本建议旨在通过统筹实施河道治理、生态建设、居民迁建、产业升级“四大工程”,落实习总书记黄河保护国家战略,处理黄河防洪与滩区发展间的矛盾,彻底打赢黄河滩区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对于黄河滩区的迁建做法及经验,以下介绍几个典型的模式:

一是和谐迁建的封丘李庄模式,其迁建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涉及的滩区群众多、情况复杂,安置方式采取就近集中安置。倾听群众意愿、畅通联系群众渠道、有效组织群众参与和创新社区管理是李庄镇顺利推进试点工作的坚实基础。

二是精准扶贫的兰考模式,兰考县把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作为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规划,统筹兼顾,通过全局性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滩区群众外迁脱贫致富。

三是因地制宜的濮范台模式,濮范台均处黄河低滩区,漫滩几率较高,受洪水威胁较大,然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略有差异。在濮阳市前期实施《濮阳市建设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基础上,三县因地制宜开展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作。

这三种模式均为滩区迁建工作做出了积极探索,但在现行的滩区脱贫攻坚工作中,还是遇到了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滩区面积大,人口多,困难多,不同区域独特的居民文化素质水平、意识形态、贫困程度、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点使得滩区脱贫攻坚工作困难加大,造成滩区难以有统一的、高效的滩区经济发展提升措施或方案。

二是滩区扶贫涉及因素多,目前黄河滩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布局不合理。除了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少量加工业外,其他驱动经济型产业较少,缺乏对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相互作用的统筹考虑。

三是目前滩区移民安置后,缺少持续的政策、产业和资金跟进,仍缺少安置后的持续产业支持和良性制度推进,尤其在地方财政难以为继、专项资金无法有效提供和循环的情况下,持续政策和产业配套的支持显得更为迫切,“稳得住”仍艰难。还有一些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滩区移民如何保证收入、提高生活的幸福度,以及就地就近避洪居民如何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小康等问题。

关于如何完善黄河滩区脱贫攻坚,以下提出了四点基本思路:

一是研究实现产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之间的新型模式和框架,充分提高科技、教育等智力资源配置,加速新兴产业的融入和发展,有效促进实现滩区脱贫的进程。

二是在充分协调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关系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加速实现脱贫奔小康进度。

三是通过进一步完善黄河流域滩区脱贫攻坚政策,加快滩区居民迁建,进一步保障和提高滩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促进滩区居民生活改善的良性循环。

四是通过完善黄河流域滩区扶贫,进一步加大产业和政策的支持力度,实现滩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居民幸福感的统一提升。

黄河流域滩区作为传统的贫困人口集中地区,只有对滩区统筹规划,充分构建滩区及其周边的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的平衡发展模式,对迁建后移民生活进行持续的产业和制度支持,方可真正实现黄河滩区居民的真正脱贫。为深化黄河滩区脱贫攻坚,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做好黄河滩区迁建的统筹规划,解决好滩区迁建涉及到的具体问题,明确滩区搬迁后运营模式,考虑实行“窄河工程”和“搬迁工程”相结合的模式,以重新考虑搬迁安置点、迁建扶贫方式选择等彻底解决脱贫反弹问题,保障迁建居民及就地就近避洪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产业配套设施的建立健全,保证社会的平稳运行。

二是大力提高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能力,利用科技和教育资源优势,加大智力资源的支持,增强滩区科技创新能力,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打造脱贫示范点,构建滩区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之间的平衡发展模式,构建齐全的滩区周边产业配套设施。

三是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发展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补齐短板问题,做好精准产业扶贫,利用黄河滩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紧邻黄河的优势,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当地的品牌产业,推动沿黄生态廊道发展,建设黄河下游生态旅游大通道,实现生态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湿地体验式旅游,构建滩区产业布局的新模式。

四是明确和完善滩区发展或建设规划,统筹各项国家省级规划,科学合理制定滩区后续迁建任务,尽快出台《黄河中下游滩区发展规划(或建设规范)》,构建适宜型的黄河滩区发展保障制度出台相关生态补偿等政策,促进滩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湿地等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