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试行)

发布时间:2024-10-22 点击数:

为深入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指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激发教师内在的育人动力,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及学院的教学水准,形成“教育理念精英化、教育引领全程化、人才培养立体化、人文关怀个性化、创新训练定制化”的育人特色,我院决定在本科生培养体系中实施导师制。

一、总

第一条  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郑州大学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意见》(校教务〔2024〕11号)等文件精神,及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的有关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育人机制。

第二条  本科生导师制是全员育人工作的具体形式,本科生导师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服务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通过加强对思想引领、学生学业、行为养成、创新创业竞赛的指导,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贯穿的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机制

第三条  建立主管教学工作负责人及主管学生工作负责人的主体责任机制。由教学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本科生导师制的组织和安排,形成“院系探索、导师落实、班主任和辅导员辅助”的工作模式,打造全员育人的合力。

第四条  实行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机制。根据“师生自愿、双向选择、学院统筹、动态管理”的原则,实施专业指导。教学办公室与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导师与学生基于双方需求与意愿进行相互选择,并协调以确定“导学”配对关系。

第五条  组建导师组。由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牵头成立3人导师组,成员需具有不同专业背景、教学经验和研究方向,从学业、科研、临床实践等方面为本科生提供更全面、多角度的指导和支持。每组导师负责指导的本科生数量由本组导师协商确定,最多不超过10人,师生比例将根据每年的具体师生数量进行适当调整。

第六条 导师负责本科生在我院学习的全过程,直至毕业,如因出国、职位调动、严重疾病等特殊情况无法继续履行职责的,向教学办公室递交导师更换申请。

三、任职条件

第七条  本科生导师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术素养、科研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一)职称要求: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或教学系列职称、有3年以上主治医师(讲师)资质或具有博士学位,科研能力突出者可适当放宽以上条件。

(二)学术素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学术造诣,熟悉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及科研能力,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业指导。

(三)沟通能力: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并给予及时、准确的回应。

(四)指导能力:具备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和实践活动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帮助学生规划学业和职业发展。

四、工作职责

第八条  本科生导师要在思想引领、学业指导、科研引导、创新创业竞赛及活动指导等方面落实好本科生导师制工作。

(一)思想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认知自我,热爱临床医学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其困惑和难题,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二)学业指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专业自信心。向学生介绍临床医学专业特点、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及未来发展方向,探索应用性学习、整合性学习、高阶性学习的培养路径,开拓学习视野,提升学习能力。

(三)科研引导: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与意识、科学与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基础科研能力,支持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本科生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指导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撰写学术论文,参加课题的选题、立项、实施、总结等。

(四)临床实习带教:注重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践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理念,指导学生临床见习、实习全过程,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开展科室讲课、技能操作培训等,确保实习质量,培养实习生的职业素养和临床能力。

(五)创新创业竞赛及活动指导:根据课内外一体化要求,引导、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和学科、专业竞赛,以赛促教,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抓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推动学院创新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就业资讯和趋势分析,在保研、考研、就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提供规划指导,助力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五、工作要求

第九条 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按学习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原则上每个导师组每学期指导不少于4次,每个月不少于1次,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好记录。工作记录要清晰体现指导对象、时间、地点、主题和指导效果评语,客观分析与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准确反映学生情况。

(二)指导形式主要以面谈为主,也可以采取小组研讨方式、集中谈话方式以及电话、网络媒体等辅助手段。

(三)定期进行工作总结,交流经验。指导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案例、重要事件等,及时与辅导员、班主任、教学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对策研究,提出解决办法。

六、监督与考核

第十条  为保证本科生导师制落到实处、产出成果,教学办公室对导师工作进行指标量化,本科生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学业进步状况、科研技能提升等均纳入教研室及教师的考核。

(一)定期检查:教学办公室定期对导师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确保各项任务得到妥善执行;

(二)学生反馈:学生工作办公室建立学生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对导师制执行效果的意见与建议,持续优化改进;

(三)考核激励

1.依据导师的工作成效与学生反馈,每年将对表现杰出的导师予以表彰与奖励。

2.导师的工作量按每人每学年10学时计算,该工作量可按标准发放课时费,并计入职称晋升中的教学量化。

3.参与本科生导师制,将在研究生导师认定过程中纳入量化考核体系,并获得加分。

4.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或因师德师风被处分的导师,取消其本科生导师资格,当年不得参与教学工作的评优活动。

七、附

第十一条 本细则由教学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本科生导师工作手册

2.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24级本科生导师申请表

              




附件1                                                  


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本科生导师工作手册




导师姓名


   


所属学院


学生入学年份





                                                                年     



指导学生汇总表


序号 姓名 学号 性别 专业 班级 备注
1





2





3





4





5





6





7





8







工作记录


时间
地点
学生姓名
主题
过程记录
小结


附件2

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024级本科生导师申请表

        填表日期:      

   


  


照片

(用于个人形象展示)

  


出生年月


学历学位


工作单位


政治面貌


   


联系电话


  


个人简介

主要学习、工作进修经历



社会职务



曾获得荣誉称号


科研项目

(含结项、在研)


成果简介

(含代表性著作或者论文)


任课经历

(用于课程研发)

近五年来,讲授过以下课程:

研究方向、

学生培养计划(培养思路及规划)


学院意见


备注说明








Copyright©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02440号-1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经八路2号 电话:0371-63974768 E-mail:zzdxdelcyxy@z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