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平原实验室 (郑州大学)

导航切换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平原实验室 (郑州大学)
化学学院2025年暑期夏令营圆满落幕—“化学之光”照耀中原,未来之星从这里启航

编辑:刘晨湘 来源: 日期:2025-07-20 浏览次数:7

仲夏七月,万物并秀。7月13日至15日,郑州大学化学学院2025年暑期夏令营在郑州圆满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102所“双一流”高校的百余名优秀本科生,从300余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怀揣科研梦想齐聚中原,共赴一场“化学之约”。短短三日,营员们在百年郑大触摸学科脉动,在嵩岳黄河感受家国情怀,在一场场思想盛宴中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蜕变。

开幕式上,化学学院党委书记郝新奇教授代表学院向全体营员表示热烈欢迎并致辞。他从1956年徐墨耕、刘椽、嵇耀武等先生筚路蓝缕创系讲起,系统回顾了学院自建立以来与国家民族同频共振的奋斗历程;列举化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序列、获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里程碑事件;重点介绍了学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所取得的原创成果,一项项“国之大者”让营员们深切体悟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

研究生主管院长付永柱教授和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刘晨湘主任随后分别从学院概况和招生政策两个维度展开介绍。重点阐释了学院独具特色的"四维一体"培养模式,即以"本博贯通、学科交叉、科教融汇、国际协同"为核心路径,构建了"本—硕—博—博士后"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付院长特别强调,学院建立了覆盖全体研究生的多元化奖助体系,为每一位学子提供全方位的成长支持。14号整个下午,组委会邀请了11个研究所、系和学科负责人详细从各自团队和组织机构介绍了自己的招生方向领域,并回答营员的提出相关问题。

本次夏令营精心设置“化学前沿”系列学术报告。陈晓岚教授以《常用有机磷试剂合成新策略:从离子到自由基型反应》为题,讲述如何以“原子经济性”理念破解传统磷试剂污染难题;王朝阳教授在《碳硼烷修饰币金属团簇》报告中,展示了“金属簇—配体”协同调控策略为精准催化带来的无限可能;孟红敏、魏东辉两位教授分别以《响应型荧光探针构建及生物医学成像应用研究》《方向性轨道作用分析新方法及应用》为题,呈现化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交叉碰撞的绚烂火花。四场报告高潮迭起,现场提问环节持续“加时”,原定10分钟的互动一次次延长至半小时,思维的闪电划破青春的天空。

夏令营不仅是学术的盛宴,更是文化的旅程。15日上午,营员们走进国家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郑州大学现代分析与基因测序中心参观。15日下午,预推免生与专家的交流在化学馆317和301会议室举行。学院成立专家组,通过专业知识、科研潜质、英语水平、综合素质四维评价,最终评选出“优秀营员”65名。此外,营员还参加了在化学馆举办的优秀学长交流会,借此深入了解在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学习和科研经验。

本次为期三天的夏令营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参与,通过学术讲座、实验室参观、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在这短暂而充实的时光里,我们共同见证了知识的碰撞、智慧的闪光和友谊的萌芽。至此,郑州大学化学学院2025年暑期夏令营各项议程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