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欢迎您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刘吉颖
发表时间:2025-07-03    点击:

   

刘吉颖,女,1991年11月生,浙江平湖人。2011年至2022年就读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9年至2020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赴以色列海法大学津曼考古研究所进行为期21个月的联合培养。2022年10月至2025年3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5年4月至今就职于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现为讲师。研究方向为旧石器时代考古、微痕分析、近东史前考古。

邮箱:jyliu2025@zzu.edu.cn

一、科研成果

1. Liu JY*, Nadel D, Chen H, et al. An experimental-based characterization of breakage patterns of prehistoric bladelets: The combined impact of knapping, exposure to fire and trampling.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2024, 57.

2. Liu JY, Chen H, Wang J, et al. The function and flexible use of a Neolithic microlithic assemblage from the Huihe dam site, Inner Mongolia: a quantifiable analysis of use-wear evidence.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2020, 12.

3. 刘吉颖, 任海云, 杜水生. 山西下川富益河圪梁地点燧石制品的微痕分析. 人类学学报, 2025年第44卷第2期.

4. 支援, 杜水生, 刘吉颖*. 南非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对动物资源的开发. 人类学学报, 2025年第44卷第2期.

5. 刘吉颖, 任海云, 杜水生. 山西下川富益河圪梁地点上文化层燧石制品的微痕分析. 第四纪研究, 2025年第45卷第5期.

6. 刘吉颖, 黄永梁, 陈虹. 石制品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组合间对比. 人类学学报, 2017年第36卷第3期.

7. 陈虹, 刘吉颖, 汪俊. 从原料角度探讨磨制石器出现及发展的动因. 考古, 2017年第10期.                                                   

8. 刘吉颖, 汪俊译. 旧石器时代晚期革命. 南方文物, 2016年第1期.

9. 陈虹, 刘吉颖, 陈冉译. 重返冰河时代:发现史前世界. 商务印书馆, 2024年.

上一篇:张程昊

关闭

版权所有 © 2023-2024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地址: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