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郑大故事”专题网站

故事报道
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故事报道>>正文
郑大故事:点点微光 汇聚守护生命的力量——记防汛救灾中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来源:  日期:2021-08-21 20:44:13  点击:

“你出生的第一天,就要面对这世界的洪水猛兽。即使只剩下一束光,我们也用尽全力为你点亮,为你保驾护航。”近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房助产士董留琛的这条朋友圈让很多网友“泪目”“破防”。朋友圈的图片是医护人员在备用灯的微光下,为产妇接生。

这不是一束孤独的微光。7月20日下午,郑州暴雨肆虐,城市内涝严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内严重积水,门诊楼、儿科病房楼地下室进水,北院区、南院区多个楼宇一楼进水,患者安全和医疗设备、医疗物资仓库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医院党委带领全院干部职工,不惧风雨、迎难而上,坚守岗位、浴“水”奋战,点亮一束束“微光”,汇聚起守护生命的强大力量,确保了在院患者和全院干部职工的生命安全。

产房里的那束光,照亮新生

三附院突然停电时,产房里有20多位产妇。董留琛拍下照片的那个时段,有6位都在分娩过程中。电停了,但分娩却无法停下来。在停电的第一时间,产房护士长王璐当机立断,指挥大家拿出应急电源,优先送到正在分娩的分娩间。产床旁的助产士握着产妇的手不停地鼓励:“有我们在,你别害怕,只管用力就好。”其他助产士一人盯守一个产妇,观察产程,不停地安慰产妇,缓解他们紧张焦虑的情绪。

黑暗中的产房里光亮虽然微弱,产科医生、助产士、儿科医生、麻醉师却很镇定,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这份镇定来自于医院经常进行的应急演练。针对停电、停水、设备故障,医院都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且在平时会定时分批演练。

“产妇和家属们慌,但我们不能慌。”王璐说,每一个医护人员都知道自己是产妇和家属们安全感的唯一来源。在医护人员的守护下,产房停电后的近12个小时里,有十几个宝宝在这里平安降生。“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只要到我们这的产妇和宝宝都能健健康康的,我觉得就可以了。”董留琛说。

在出生的十几个宝宝中,有一个宝宝爸妈给她起了小名叫“千斤”。7月20日晚,在产科二病区,住院待产的贾女士即将临产,羊水已经破了,情况十分危急,必须立刻去产房。但是电梯因暴雨断电而无法使用,只能从15楼的病房步行至5楼的产房。一家人急得满头是汗。护士长伦冰带着护士挨个病房敲门向大家发起动员,“病区有位产妇即将分娩,哪位家属能来帮忙抬下担架?”几分钟内,十几个男家属自告奋勇跑到护士站,贾女士随即被小心翼翼地抬上了担架。

从15楼到5楼,大家一边鼓励她,一边相互配合、齐心协力,10分钟左右将她安全转运到产房。一片漆黑的产房让贾女士感到担忧害怕。为了缓解她紧张的情绪,护士们握着她的手,一直鼓励她“别怕,有我们在!”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21日凌晨,伴随着哗啦啦的大雨,贾女士顺利诞下胎儿,母女平安。

“这是众人接力下的宝宝,这份爱心重有千金,所以宝宝起名‘千斤’。”回想起当时的情形,贾女士感动不已。“千斤”宝宝在暴雨夜出生,但身边却有一群陌生人和医护人员一起为她保驾护航、照亮黑暗。

党徽上的那束光,照亮初心

三附院党委带领广大党员把初心使命写在防汛救灾的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凝聚起抢险救灾的强大合力。院党委向全院发出防汛救灾的紧急动员后,各党总支、全院党员闻令而动,第一时间组建党员突击队,在防汛救灾的战场冲锋在前、迎难而上,成为抢险救灾的主力军。排涝保电的第一线,搬运救灾物资的第一线,地下室设备抢运的第一线,两个院区清污的第一线……在防汛救灾战场上,到处活跃着党员突击队的身影,到处闪耀着党徽的光芒。

7月20日下午4点多,院党委书记吴超带领班子成员第一时间迎着风雨冲了出去。他们顾不上打伞,带领职工跳进水中搬沙袋、堵雨水、保护配电设施,投入到防汛战斗中。

停电时间越来越长,多个重点部门应急电源相继告急。医院迅速联系到了发电机,但由于积水太深,医院派多个车辆试图闯出院区均未成功。在工作群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手麻党总支书记王立新多方联系到一部铲车。后勤党总支、机关党总支共产党员姚津生、李立、白杰、何剑烁、周金龙等十几个人站在铲车上,克服充满积水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先后运回救命的发电机和水泵。

保障机器正常运转也是医院在洪灾面前的应对与坚守。7月23日00:21左右,老病房楼地下室抽水的两台大型抽水泵,需要移动到最低位置,而此时水位已漫过脖子。后勤党总支党员姚毅、李春明带领赵金水、吴硕嘉、周林康等人,脱去上衣和裤子,跳入水中,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抬着200公斤重的抽水泵向下移,最终保障了抽水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每个人都是一束光,汇聚起守望相助的力量

7月24日,产九科护士长胡金菊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恩锦旗。送锦旗的刘先生说,“这既是真诚道歉,又是发自内心地感谢。”7月20日下午5时,由于担心雨势过大第二天出不了院,他决定提前带着爱人和孩子出院。而此时胡金菊已经接到医院通知,由于外面不安全,要安抚病人和家属不要外出。胡金菊坚决不同意他们出院,“所有病人及家属都不要走出这个楼,太危险!”被拦截后,刘先生十分生气,试图找出口偷偷出去,但最后依然被拽回。7月22日雨停水退之后,刘先生带着爱人、孩子出院了。回家后,他越想越后怕,因为他回家的路必须经过京广隧道。所以,他满含感激,决定要送一面锦旗表达自己和家人感恩的心意。

“别出去,外面不安全。”是7月20日晚医护人员对患者和家属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在儿内科门诊,有83位患者及家属滞留,在科主任张香敏和护士长蔡春玲的带领下,医护人员不断地安抚患儿和家属的情绪,告知安全注意事项,给饥饿的宝宝送去仅有的热水,给新生儿送去被单,给家属送去工作服予以保暖,他们还纷纷打开柜子搜寻出所有的食物,送给饥饿的患儿。

一边劝病人不要出去,另一边他们却义无反顾地冲进雨里水里。在发现仍有患儿和家属在南院区做康复训练时,神经内科一病区责任护士杨亚娟和朱芳莉冒着危险在积水中艰难地赶往南院区,行走的过程中被水流冲出两米远,幸亏她们反应迅速,抓住了路边的栏杆。她们顾不上呛水的不适和身体的疼痛,最终成功将患儿及家属安全护送回病房。

在医院防汛抢险的艰难时刻,各社会团体、组织、企业、个人的爱心援助与捐赠如潮水般涌来,为医院打赢这场抗汛战役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助医院渡过难关。数不清的志愿者也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与职工一起并肩战斗在抢修设备、清理淤泥、搬运救灾物资的一线,用他们的汗水点亮志愿之光,筑起一道暖心的风景。

每个人都是一道光,汇聚起守护生命健康的磅礴力量。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帮助和支持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7月24日,三附院各项医疗服务已全面进入常态化。

使命在肩,不负人民。承担着全省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任务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必将满怀感恩,用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守护人民健康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华小亚 何剑烁 任然)

医院班子成员在防汛救灾现场指挥抢险

医护人员在备用灯下为产妇接生

党员突击队和志愿者一起搬运救灾物资

为加快排涝后勤管理科党员带头跳入地下室深水中抬水泵


关闭

版权所有 :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_设计制作:郑州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访问统计: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