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上也是打后勤保障战。”从5月8日到6月18日,2万余名学生分批返校,为做好适应期内一日三餐的配送工作,郑州大学后勤集团迅速成立送餐志愿服务队,为分布在四校区78栋宿舍楼的2万余名返校学生适应期内送餐151053份。他们踏着晨曦出发,顶着酷暑、迎着风雨前行,每一份套餐背后都是服务队员的温情传递和辛苦付出。
一呼百应,成立送餐服务队
“成立送餐服务队,打通食堂到宿舍的最后500米,全力保障封闭适应期内返校学生的一日三餐”,这是后勤集团于5月6日向全体党员、职工发出的紧急号令,此时距首批学生返校还有两天时间。当天就有100余名职工报名,从集团中层干部到电工、水工、木工、绿化工甚至幼儿园一线教师都踊跃报名,后勤集团从众多报名职工中挑选31名精兵强将,首批队员集结完毕。
78栋宿舍楼分散在多个生活园区,园区内道路狭窄,大型车辆送餐不方便,电动三轮车成为送餐车的首选,不少职工把自己的车辆贡献出来,一天之内从40辆车里挑选23辆车况较好的电动三轮车,每天由专人负责清洗、消杀、充电,确保车辆安全、能量满格,送餐车辆保障到位。
5月8日当天,“践行服务使命、展现后勤形象,坚决完成送餐任务”的铮铮誓言从31名首批队员口中喊出,一辆辆挂着“后勤集团党员服务队”旗帜的电动三轮车从食堂鱼贯而出、有序驶向生活园区,队员们将一箱箱满载着套餐的保洁箱送到各个宿舍楼,志愿服务队送餐工作正式启动。
精准配送,暖心服务赢好评
送餐工作,一头牵着食堂、一头连着宿舍。学生网上点餐后,食堂将汇总后的订餐信息按宿舍楼进行分类,核定米饭套餐、面条套餐和清真餐的数量,食堂人员将饭菜装盒、打包、装箱。为了优化送餐服务、提高配送效率,送餐队员主动参与信息分类,食堂腾出人手打饭装盒,根据园区楼宇的分布方位、距离远近,科学规划装箱顺序和配送路线,早上7点、中午11点、下午5点,一日三餐准时准点送到宿舍,让同学们按时吃上热饭。
一栋楼少则几份餐、多则几百份餐,送完餐后,队员们配合宿舍值班员分餐,引导学生保持安全距离,提醒大家“天气热,吃完之后把餐盒打包放到宿舍门前,我们来收拾”。偶尔出现同学忘记订餐的情况,送餐队员就立刻联系食堂加做、再跑一趟送餐,“我们多跑几趟怕啥,学生能吃上饭就行”,朴实无华的话语浸润着送餐队员的真挚与热忱。
感动于志愿队员的暖心服务,学生纷纷向校长信箱、后勤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后台写信留言,以示感谢,“东校区第一批返校的只有我们两名同学,可送餐队员每天都及时送餐,太让我们感动了”“我是第二批返校学生,感谢全体后勤人惦念着我们的‘一日三餐’”“风雨无阻的送餐,让我们离家的忐忑和对疫情的担忧瞬间一扫而空,特别暖心”。这一封封信件,是对后勤人最大的肯定。
勇于担当,彰显先锋本色
随着返校学生的增多,送餐志愿服务队的力量也愈发壮大,从最初的31人增加到150人,承担了四个校区的送餐任务,做到了送餐服务全覆盖,队员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令人感叹。
志愿队员程松,是主校区教学楼管理中心主任,负责管理主校区会议中心、综合管理中心和图书馆的保洁,以及44个院系的值班监管工作。每天他一边奔走在各个楼宇间检查卫生保洁消杀、会议服务保障情况,一边在送餐时间到各个宿舍楼送餐,待送餐结束后立刻回到工作岗位上。一连40多天,他忙得没有时间给女儿辅导功课。女儿却非常自豪地向小朋友们说:“我爸爸是外卖小哥,一次能送2000多份饭,我为他骄傲!”。
松园生活园区返校的学生最多,志愿队员张勤学,全面负责松园送餐任务。他心思细腻、责任心极强,每天接到送餐明细单后,结合送餐量和队员日常工作进行合理安排,每一天、每一餐总是提前到场,“同学们的一顿饭就是我肩上的一份责”,几万份餐无一差错,孩子生病住院他也没落下送餐任务。
送餐服务队中,水工、电工、锅炉工是此次送餐队伍的主力军,平时负责水电冷保障、锅炉保养和校内零星维修。为了准时送餐,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家住得远就早上5点半起床往学校赶,维修任务多就放弃休息时间,保障任务重就加班到深夜,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确保了工作、送餐两不误。
归期有期,“郑”在等你,一等就是120个日夜;风里雨里,送去暖食,一送就是15万份套餐。“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面对疫情,朴实无华的后勤人甘当默默奉献的志愿兵,用热爱与热情彰显团结奋进、锐意进取的后勤力量,用坚定与坚守展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后勤精神,用苦干与实干凸显使命在心、责任在肩的后勤担当,为郑大学子平安返校、日常在校保驾护航。他们是最平凡人的人,却做出不平凡的事,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李伟华 撰稿)
后勤集团疫情期间送餐志愿服务队进行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