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2日,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研究所和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实在论与道德论”学术研讨会以在线方式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聊城大学、内江师范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学者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
22日上午,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李晓虹老师主持了开幕式。郑州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王中江先生和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李存山先生在开幕会上分别致辞。
王中江院长首先表达了对与会学者们的欢迎和对李存山先生及筹备会议的老师们的感谢;然后表示李存山老师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实在论与道德论”是一个非常好的论题,它整体上反映了中国哲学的特征和形态,并且非常重大、复杂;接着王院长概括和分析了中西方哲学不同的实在论,并指出西方的实在论并不导致道德上的应该,或者说上帝的应该和人的应该不是那么统一的,而中国的实在论里实然的、真实的也是应然的、有价值的和合理的,实在论与道德论是统一的,认为李存山老师用实在论和道德论来概括中国哲学的两大体系并把它们统一起来,这非常能够反映中国哲学的特征;最后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讨论,能够进一步深化和推进这一论题。
李存山先生首先表达了对参会学者们的感谢,希望大家通过这次会议对这个问题有深入广泛的研讨;接着他表达了对河南的情结,对河南文化复兴、经济复兴的展望;关于实在论与道德论,李先生表示他重视这个问题,是由于阅读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张先生在这本书中注重四点:一是审其基本倾向,二是析其辞命意谓,三是察其条理系统,四是辨其发展源流。李先生认为王中江院长说的本体与现象的统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个基本特征与张岱年先生的“基本倾向”是一致的,并指出中国哲学的基本倾向是肯定了这个世界的实在性,中国文化以道德为最高的价值,也是肯定了现实世界的实在性,中国文化的总体架构是推天道以明人事,天道和人事是统一的;最后李先生呼吁学者们传承和弘扬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为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振兴做出我们的贡献,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我们的使命。
上午的学术讨论以“李存山先生对中国传统哲学实在论与道德论的研究”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正老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赵法生研究员在《李存山先生论儒家文化的“常道”和“新命”》中认为,李存山先生所著的《儒家文化的“常道”与“新命”》这本书提出一种知常达变、兼容中西、中道理性的文化观,对于华夏文明的现代转型兼具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蜜林研究员在《通古今之变,究文化之常——李存山先生学术思想的精神》中结合李存山先生的气论、仁学、出土文献、民本思想等研究,阐述了这些典范性工作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哲学系高海波老师在《实在与道德——记李存山先生的中国哲学研究》中指出,李存山先生对气论的阐发既揭示了中国哲学的实在论基础,又强调了中国哲学重视道德的特点。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卫华老师在《从气论与仁学到实在论与道德论——略论李存山先生的学术思想》中认为,李存山先生从气论与仁学到实在论与道德论的思想是研究论域的拓展和延续,并未改变其学术宗旨。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增光老师在《天人关系与儒家消极伦理——基于李存山教授关于中国哲学实在与道德的论述》中基于李存山先生关于中国哲学“实在”与“道德”的论述,进一步讨论天人关系与儒家消极伦理,与李存山先生的研究形成对话和辅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陈明副研究员在《宋学起源的探寻与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反思——以李存山先生的范仲淹研究为中心》中基于李存山先生对范仲淹的研究,认为存山先生的这类研究对于我们深入反思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周元侠研究员在《朱熹理学思想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以李存山对朱熹理学的解析为中心》中基于李存山先生对朱熹理学的解析,对李存山先生的理学研究进行分析阐释,归纳出李存山先生的理学研究对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浙江大学哲学院余柯嘉在《推天道以明人事——以李存山“人文的自然主义”为中心》中认为,李存山先生“人文的自然主义”概念的提出率先关注到道家思想的“人文面向”,对于我们揭示出道家思想的真实全貌以及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刘欢老师在《孟子圣人观中的平等与差异思想——从李存山先生对“天人合德”的思想的研究说起》中从李存山先生对“天人合德”思想的研究说起,关注到孟子既强调在成圣的可能性上人人平等又注重后天“人事之不齐”的差异,揭示孟子思想中的丰富性和多元面向。
随后,李存山老师对学者们的讨论作了回应。李老师指出关于实在论的问题因为涉及到中国哲学也涉及到西方哲学,从概念上说是很复杂的。在从问题出发和试图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考虑得不全面、不协调,他谦虚地说自己只是为学界备一说而已,供大家参考,其中有问题的地方,希望听到大家的批评指正。接着,李先生表示听了大家的发言,自己收获很多,启发自己对有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比如有关“消极伦理”的问题、如何从孟子性善论作更广泛的思考、平等的问题等等。最后,李先生对相关问题作了提示。关于一气流行的问题,他说对太极的解释,有的解释为理,有的解释为无,有的解释为气,但把太极解释为理或无都不能解释从理或无直接产生出两仪。朱熹按照邵雍的说法一般把两仪解释成阴阳,但是朱熹有时候遇到问题,也不好把两仪完全按照阴阳来解释。从“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这一句可以看到,很难把两仪再解释成阴阳,所以朱熹还是把两仪解释成天地。也就是说,在中国哲学中,天地都不是从无或心变出来的,而是从气分化出来的,这些问题都体现了中国哲学实在论的一个特色。而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出发,李先生回忆起自己最初思考“三纲”的问题是在一次以“儒家文化的世界性”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上,关于对“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的解释,李先生认为“因”是相因继承,就是“常”,“损益”是减损与增益,就是“变”。而传统的解释里所因者是三纲五常,也就是说儒家文化的常道是三纲五常,但这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对立的。李先生认为这样的解释是不妥的,所以他反思中国文化的常道。李先生认为先秦儒家没有提到三纲五常的问题,并且传统的三纲五常与现代中国提倡的一些观念(比如男女平等)是有矛盾的,所以大家应该对这些问题做出一个比较深入的、协调的思考。
下午的会议以“中国传统哲学的实在论与道德论”为主题,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刘欢老师主持。
四川大学哲学系张培高老师在《张载“性二元论”的思想渊源》中表示他受李存山先生文章影响,关注到张载的“性二元论”的思想史渊源,论证其乃是张载运用宗密的先天与后天思维对孟子性善论、王充与孔颖达“气禀”论、胡瑗的“天地之性”和传统“气质”观等思想进行综合创新的结果,是统合儒释的结果,与道教并无关系。
内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世凯老师在《王廷相认识论的特点及其对“良知”说的批评》中考察了气论思想家王廷相的认识论,王廷相在性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将心、性、情统合为一,并主张知识(尤其是道德知识)源于主体的经验和实践训练,由此批判了“德性之知不由见闻而有”的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朱雷老师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中的“行”概念》中通过对“一念发动即是行”的重新诠释,证明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中的“行”这一概念并包括心理行为在内,而只是仅指实行,也就是外显的、实际的、物理性的行动。
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李晓虹老师在《会通“理”“心”而归宗孔孟——孙奇逢为学宗旨初探》中从会通(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而归宗孔孟的角度,详细考察和梳理了明末大儒孙奇逢的为学宗旨。
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杨超老师在《船山于东坡朱子“性情之辩”的涵化》中认为船山通过对苏轼与朱熹的“性情之辩”的解决,彰明了性情的交相互养之道。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予远老师在《“天人合一”与“究天人之际”》中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天人合一”与“究天人之际”。
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曾令巍老师在《礼学诠释困境与转化的逻辑演进》中关注到经学家对经典的诠释困境,指出新儒家为解决这一困境,通过诠释礼学经典的方式去发掘其中的圣人之道,又在理学范式下建构其新的哲学内涵。
中国国家博物馆王琳琳老师在《满清统治者与儒家文化——由乾隆石经谈起》中从分析乾隆石经刊刻的动因、意义,以及满清帝王的儒学活动,探讨了满清统治者与儒家文化的互动关系,证明了儒家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李彬老师在《气象万千: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建构过程中对“气”的不同诠释及其意义》中关注到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建构过程中对“气”的多维诠释,从哲学、儒学、思想史等不同角度,揭示“气”所具有的多维面向和丰富意蕴,侧面反映了以气学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具有的生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正老师则在《解析商鞅、理解帝制——论李存山先生的商鞅研究》中关注到李存山先生早期的一本专著《商鞅评传》,《商鞅评传》不仅代表了李存山先生对商鞅及其学派的理解,更展现了李先生对传统帝制中国的深刻反思,从而为其后续关于“民本与民主”、“常道与新命”等论述奠定了基础。由此也可以看出存山先生研究视野之开阔。
上海财经学院人文学院郭美华老师在《泛性善论及其反思——读李存山先生关于传统“性善论”研究札记》中关注到了李存山先生所揭示出的“传统儒家性善论”与“宋代新儒家的泛性善论”的差别,以及这一歧义对宋代新儒家尤其是朱子在解释人物性气同异上造成的困难,并借助尼采的思想,对“泛性善论”所可能导致的“道德绝对主义”进行了反思。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胡士颍老师在《传统家庭伦理的转化与反思——以李存山先生研究为中心》中围绕“传统家庭伦理的转化”问题,以李存山先生的相关文章和论述为中心,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阐发,并提出了反思。
随后,李存山老师对学者们的发言作了回应和提示。他赞成王正对《商鞅评传》的评论,并认为儒家和法家的异与同也是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问题。他谈论自己对法家的基本认识,是通过读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关于扬雄思想的研究。法家也有民本思想,只要利于民法就可以变,但是法家的治民之术是把人看作牛羊一样来驱使,有“利”则行;而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以人民为国家社会的价值主体,以人民为终极价值。关于“泛性善论”,存山先生提示说,孟子强调的是人之性不同于“犬之性”、“牛之性”,而后来程朱、张载强调的是万物莫不有是性,李老师认为那是受到了佛教“无情有性”思维方式的影响。万物都有是性,这有一个本体论的思维方式,都是从“性即理”来的,所以不只人有这个性,万物莫不有是性。关于家庭伦理,李老师提示说明清之际的唐甄值得重视,唐甄的《潜书·抑尊》批判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纲常伦理。关于李彬的文章中提到的熊十力体用观的问题,李老师提示说,当年张岱年先生跟他讲过,熊十力先生讲体用关系,前后有一个变化:1949年之前是“摄用归体”,把现象归于本体;1949年之后是“摄体归用”,认为体用都是实在的,本体和现象也都是实在的。李老师呼吁大家沿着这个思路对现代哲学加深研究,因为既然实在论和道德论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倾向,那么它也会影响到中国现代哲学家的发展,所以希望学者们注意这方面的研究。最后,李存山老师对与会的学者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在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赵法生研究员和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李彬老师分别作了会议总结。赵法生研究员表示,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实在论与道德论的关系,学者们的发言基本围绕李存山老师的思想展开,其他一些个案型研究也都和李老师的这个大的主题密切相关。本次研讨会既具有非常强的思想性,又具有对丰富的史料文献的讨论,两方面收益都很大。对李存山老师实在论与道德论的研究,这次讨论有三方面的深入:一是对李老师思想的整体架构有了更加明确的归纳和总结。二是通过讨论发现李老师的思想是有一个创造性的思想架构在里面,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这个主题抓住了中国哲学的特点,同时又与李老师对每一个阶段的儒学史研究的联系密切相关。李老师的研究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思想有明确的连贯性,并对儒学的现代转型具有明确的现实关怀。三是深化了李老师很多具体的学术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以后的研究中我们要继续把李老师的东西读细,就李老师的思想开展专题性的研究,希望能进一步得到李老师的指教。
李彬老师将下午场学者们的发言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宋明理学的个案型研究,这些研究虽然不是直接研究存山老师的思想,但内部实际上贯穿着存山老师实在论与道德论的整体框架,受到了存山老师一些具体观点和结论的影响;第二类是哲学与经学的综合性研究;第三类是对李存山先生的“接着讲”。总之,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者都会受到冯友兰、张岱年、李存山先生等前辈学者的影响。我们要接着对一些议题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探讨,在李存山先生所开创的“气论”与“仁学”新视域下进行充实和开拓、“综合创新”与“接着讲”。
最后李彬老师代表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感谢了各位与会专家学者对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尤其是中国哲学学科的支持,尤其感谢了王正老师及其团队对本次会议的精心筹备,希望来年春暖花开之日、疫情退散之时,能与各位贤达相聚于郑大校园,进一步切磋论道。
(撰稿:李明燏、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