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2023年“当代哲学世界的趋势和前沿”暑期研习班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3-08-17      点击数量:

2023年8月10日至11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和郑州大学哲学学院老子学院联合主办的“'当代哲学世界的趋势和前沿'——2023暑期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研习班”以腾讯线上会议的形式顺利举行。

研习班为期两天,先后有八位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哲学专业的资深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线上授课。他们分别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程乐松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孙向晨教授、中央党校哲学部乔清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焦国成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盖建民教授、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田丰、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尚杰、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何怀宏。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名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聆听、学习。

8月10日上午8:30分,研习班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哲学系程乐松教授主持,郑州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王中江教授致开幕辞。在开幕辞中,王中江院长提纲挈领地指出了举行研习班的初衷和主题:其一,在现代学术世界中,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性研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性研究,可以使哲学的不同领域和不同问题呈现在研究者面前,这对于哲学工作者理解哲学领域的前沿性问题、打破学科壁垒和规范性壁垒、以整体性视野从事哲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助益;其二,在当代哲学世界中,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兴起是很明显的趋势,随着伦理学的发展变化,起源于古希腊的美德伦理传统,也可以应用于中国儒家伦理学的研究,二者的比较和对话对于儒家伦理学的研究或许会有新的启示;其三,美德伦理和良好的社会生活在整体上是统一的,而哲学是一种关于社会和自我生活方式的思考,哲学思考离不开不断变化的现实社会,通过将哲学和自我生活、人类生活的改变联系起来,以解释世界为根本任务的哲学可以更好地塑造自我和人类社会;其四,正义论关于当前国际秩序中政治正确的思考已经成为了政治哲学研究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哲学的一部分,这为研究中国传统的天下观提供了新视野、新方法。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革命性变化不断更新人类认知和逻辑的背景之下,哲学领域的交叉性研究对于构建世界新秩序、扩展哲学世界的面貌和形态、取得哲学研究新突破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开幕式之后,研习班第一场报告由北京大学程乐松教授以“灵验的纹理:仪式行动的结构分析”为主题开讲,本场研习报告主持人为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教师李晓虹。

程乐松教授指出,这个主题并不完全是宗教性的,其至少在三个层面体现出一种更为宽泛的哲学分析:其一,是关于现代科学中关于知识可靠性和知识可验证性的整体讨论,更进一步来讲,也是在讨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信仰和作为一种对世界认识积累的知识在标准意义上的根本性差异;其二,是关于行动的结构分析,这突破了传统行动哲学以语言和概念为中心的哲学分析范式,其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仪式行为所具有的意义构建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达形态,这也涉及关于行动的结构分析;其三,是以灵验为主题切入到灵验背后的行动结构和其体认性。其实,在现代的知识语境和生活方式之下,人们对于传统的信仰和其所承载的精神生活存在一定的误解,这些误解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在现代语境中间缺乏了对于传统精神生活的同情的理解能力。以灵验为切入点对行动进行结构分析,可以理解人们生活的经验世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在怎样的程度上塑造了人们对于传统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认知框架。

研习班第二场报告由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以“亲亲:在同一与他者之间”为主题讲授,本场研习报告主持人为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教师张云凯。

孙向晨教授认为,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以某种西方之外的视角对于西方哲学的存在论和认识论传统进行了总体性批判,提出了极具激进性的他者理论,而我们从汉语世界角度同样可以对西方哲学作出彻底反思,与列维纳斯形成一种对话。孙向晨教授指出,中国哲学中传统的亲亲之爱是最自然朴素之爱,其中涉及的此身既非西方哲学传统中为自我的主体,也非列维纳斯那个陌生的、外在的、为他者的主体,而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此身原本就在亲亲之中。这种主体论既尊重生命渊源,又可以体现自身独立的主体观。从亲亲这种源自汉语世界的思想传统出发,可以帮助人们深入思考西方哲学的内在特质以及列维纳斯式批判的局限性,也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出人类生存中某些可能被其他文明所忽视的普遍性面向。

研习班第三场报告由中央党校乔清举教授以“儒家哲学的生态维度研究”为主题讲授,本场研习报告主持人为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教师胡爱玲。

乔清举教授首先阐述了国际和国内关于儒家生态哲学的研究现状,指出这一课题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但总体上专注于这一课题的学者不多。在开宗明义之后,乔清举教授先后介绍了国际国内儒家生态哲学研究的特点、近年来儒家生态哲学与中国生态哲学研究的课题与成果、关于儒家生态哲学与中国生态哲学的研究思路、儒家生态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基本原则和进路、儒家生态哲学中的三个理论维度及其思想范畴体系。乔清举教授认为,中国生态哲学研究开辟了中国哲学与文化理解的新路径,从仁的生态维度拓宽了中国哲学理解的基础,可以深入探究天人关系以及人类的存在方式,对于中国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研习班第四场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焦国成教授以“认识真正的儒家”为主题讲授,本场研习报告主持人为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教师杨伟涛。

焦国成教授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儒家思想,而认识了解真正的儒家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在中国近代却遭际坎坷。这一历史事实暴露出一个问题:后世儒者是否传承了真正的儒学呢?通过对儒家创始者孔子及儒家经典《论语》的探究,焦国成教授认为,儒是一种生活和学术共同体以及社会势力。儒学在封建时代的阶级本质、狭隘的小农思想、反对奇技淫巧、中晚期错误的道统选择以及后世对儒家真精神的阉割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其不能成为引导整个中华民族前进的思想旗帜,但作为宝贵的思想和文化资源,儒学经过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仍然可以成为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习班第五场报告由郑州大学田丰教授以“道德运气新论——生成与共在视域下的德性与命运之思”为主题讲授,本场研习报告主持人为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教师李彬。

田丰教授从道德伦理主体的生成性和共在维度出发,认为人的现实伦理形态是诸多秩序叠加而成的结果,而不是依照某种单一原理建构的伦理体系,或是边界清晰的同质性道德领域。在共在关联性和行动关联性的差等秩序中,愈向自我或切近者靠拢的领域,对自我或切近者就有愈高的伦理要求。在现实的远近场域中,多重差等伦理秩序表现为灵活宽松的差序伦理责任,让每个人承担自身的命运、遗憾以及可能的和解。所谓德性与命运的和解,在共在的历史中不仅是个体生命的回溯性自我审视,也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如何审视自身的罪恶、苦难、美德与理想,在当下和未来中寻求现实性的和解之道。前现代世界中一个稳定的社会总是会倾向于发展出一套主导性伦理体系,作为该社会秩序的基本格局底色,这也使人类的伦理生活总是处在多种力量的争执和权衡之中,单靠公私领域的划分无法解决这种问题,因为人类伦理生活的视角只能源自我们这个公私领域以及多重差等秩序叠加之后的生活世界。

研习班第六场报告由郑州大学尚杰教授以“语言魔法的永恒回归——谈谈福柯的名著《词与物》”为主题讲授,本场研习报告主持人为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教师刘漫。

魔法,似乎总是和古老、神秘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在语言的发展历程中,语言似乎也被赋予了某种魔力。为了阐明“语言魔法的永恒回归”这个主题,尚杰教授选取了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著作《词与物——人类科学的考古学》这本书。福柯的《词与物》指出,16世纪末之前,词与物的关系处于相似性时代;从古典时期到启蒙运动,则是表象的时代;从整个19世纪到现在,则有复古现象——诉诸于词与物相似。福柯认为相似性有四种功能:相邻(适合)、相仿、类推、交感。为了辨识相似性之物的特征,物的因素需要用词标识出来。在相似性时代,记号或者语言中是有物的,词离不开物性,就像占卜预言那般具有魔法般的强大力量,而16世纪末到启蒙时代,甚至到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词与物之间不再需要借助于相似性联系起来,从而物的因素消失不见了,成为语言符号内部的关系,所指并非物,没有物的痕迹,所指只是另一个词语或观念。也就是说,在相似性时代,由于受到物的牵连,语言符号还不是任意的,符号还没有返回自身,还不存在独立的语言学,作为记号的符号具有神秘色彩,充满了隐喻。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起初是自发地,然后是自觉地逐渐脱离了物的因素,等到词与物的关系变异为词与词的关系,专门与语言文字打交道的近代文人知识分子阶层就出现了。等到现在,纯粹虚构出来的文字之魔法,与按照这文字再创造出来的造型艺术之魔法,无法相互取代,这种新魔法公开声称自己是虚构的,来自某种人为的约定。由于理性原则的存在,现在的知识只能在符号内部的置换关系中才得以成立,这也是现代学术摒弃含混性、相似性和物性因素而追求语言的清晰明白、逻辑性和分析性的原因。

研习班第七场报告由四川大学盖建民教授以“当代道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其思考”为主题讲授,本场研习报告主持人为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教师张维。

盖建民教授讲授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关于当代道学研究亟需回应的九个基础性问题:道教的起源与道教形成的标志问题、道教历史的分期与盛衰兴替问题、道教的教理教义问题、道教的教制问题、道教的统一性问题、关于道家与道教关系问题的再反思、道教与民间宗教信仰的关系、道教与儒释的关系以及关于当代道学研究的模式问题。第二,盖建民教授列举了四种关于道教研究的方法论:T—P模式(Text—Paper)、T—F—P模式(Text—Field—Paper)、T—H—F—P模式(Text—History—Field—Paper)、T—H—F—P—P模式(Text—History—Field—Practice—Paper)。第三,盖建民教授对当前道教研究方法与话语体系进行深刻反思后指出,当前道教研究应该坚持微观与宏观研究并举、微观见力和宏观见势的原则,要克服当前道教研究的碎片化和宏大叙事两个极端弊端;与此同时,还要坚持中国传统方法与借鉴外来方法并举,在立足本土立场的前提下,努力纠正丧失道教研究话语权(比如以西释中)的倾向。

研习班第八场报告由郑州大学何怀宏教授以“一个隐涵的人性分析框架”为主题讲授,本场研习报告主持人为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教师杨超。

在报告的开始,何怀宏教授通过讲述柏拉图《理想国》中勒翁提俄斯因想要观看被行刑死囚而怒骂自己眼睛的故事,揭示了人的欲望与激情、理性之间的矛盾,这三者也是柏拉图所论灵魂结构的组成部分。人没有欲望,可能没有生命或缺乏活力;没有激情,人可能会成为静观的动物;没有理性,人甚至可能毁灭自己。何怀宏教授认为,柏拉图关于灵魂或者说人性的三分结构似乎还缺少某些重要的成分,因此他总结了关于人性的六分结构——“欲情知意信美”——欲望、情感、认知(理性为主)、意志、信仰、美感,由此揭示出一个隐涵的人性分析结构。明晰人性的这个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直面真实的人性与人生,并进而反思当代世界伦理秩序范式的建构模式和可行途径。

8月11日下午的研习班闭幕式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李晓虹老师作总结致辞。在致辞中李老师谈了两点:感谢和感受。首先表示感谢,感谢光临研习班作报告的八位专家学者,让学员们能够接触到哲学不同领域的前沿问题并分享专家学者们的最新研究;感谢参与本届线上研习班的所有同学;感谢主办方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各位领导领导的支持、感谢参与老师和会务人员的辛苦付出,也期望这种有益的活动一直延续下去。然后李老师谈了聆听两天研习班报告的感受。李晓虹老师表示,本届暑期研习班延续了前两届研习班“当代哲学世界的趋势和前沿”的主旨,与2021年和2022年研习班主要涉及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领域不同,本届研习班的研习报告涉及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和宗教学四大领域,参与报告的专家学者从各自专业研究的角度为大家作了精彩的分享,这些讨论既涉及到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和中国传统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涉及到中西哲学的交叉比较与融通,涉及到现代知识规范与信仰世界、经验与超验的关联与差异,更涉及到当代中国哲学学者对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和体系的反思和建构;也是开幕式中王中江院长所说的逐渐兴起的东西方古典学、美德伦理学、世界秩序等问题的深入探讨;而凡此种种,皆归因于古往今来的哲学学人把哲学作为一种美好生活方式的建构方式的思考和探讨。经过两天高强度、高密集、信息量庞大、内容丰富深刻的研习活动,与会学者受益匪浅,哲学视野得到扩展,学科交叉研究意识得到加强,这也非常契合研习班帮助学员了解当代哲学世界趋势与前沿的初衷。

撰稿:刘家才

通稿:李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