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The school of Geo-Science and Technology)成立于2019年5月,是郑州大学从事地球科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研究型学院。
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地学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资源与环境(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49人。著名地图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俊受聘为我院终身荣誉教授。建院以来逐步形成了一支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学院下设地理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遥感科学与技术研究所2个二级研究机构;地理信息科学系、遥感科学与技术系2个教学系;1个实验管理中心。学院管理部门设置党政办公室、院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科与研究生办公室、本科教学办公室、科研办公室等。另设有智慧城市研究院、时空大数据研究所、地缘环境研究中心、人文地理与区域旅游发展中心等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方面,学院现有地理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通过人才引育、团队构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形成以遥感地理信息为主要特色的郑州大学地学学科。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被列入河南省新一轮重点建设学科,2025年科睿唯安更新ESI最新统计数据,郑州大学地球科学学科新晋全球前1%。
在平台建设方面,学院建设有全国首个地图学学科平台——地图博物馆;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共建郑州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气象联合实验室;经省委军民融合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建设有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河南数据与应用中心郑州大学分中心。现有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河南省气象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地理信息系统生产力促进中心、河南省智慧城市政务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先后获批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景三维地理信息平台。
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对外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学术交流关系;对内与中国气象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积极开展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查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气象局、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的学术合作与交流,提升了郑州大学地球科学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注:以上数据截至202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