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深对中华文明发源地—中原大地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研究所团队协作能力和凝聚力,2025年10月16日下午,在学院党委的精心安排下,研究所组织全体教师参观河南省博物院和黄河博物馆。
我们第一站来到了河南省博物院,大家怀着敬畏与期待的心情步入馆内,瞬间被浓厚的历史氛围所包围。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我们沿着历史的长河逆流而上,逐一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到夏商周三代的神秘青铜文明;从汉唐盛世的恢弘气象,到宋金时期的市井繁华,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如贾湖骨笛、妇好鸮尊、莲鹤方壶等“镇院之宝”,生动地展现了河南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辉煌成就。通过观看这些历史文物,历史的厚重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同时也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

图1研究所教师参观河南省博物院
随后我们来到了黄河博物馆,黄河博物馆作为一座系统展示黄河自然概况、流域文化、治水历史与辉煌成就的专业场馆,是了解黄河、认识黄河的重要窗口。我们认真听取讲解员的讲解,从古代大禹治水的传说,到历代先贤兴利除害的实践,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对黄河的高度重视,使得黄河治理开发取得巨大成就。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实物,深刻揭示了黄河水患的严峻挑战与治理的艰辛不易,同时也展现了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黄河安澜的伟大奇迹与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篇章。尤其是小浪底水利枢纽、三门峡水电站等现代工程的建设,更是让大家对我国水利科技的巨大进步和综合效益赞叹不已。

图2研究所教师参观黄河博物馆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根植于深厚的文化沃土,才能行稳致远。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不仅放松了身心、开阔了视野,我们也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今后,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努力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学院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