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学院新闻   >  
  • 正文
  • 《河南日报》理论版全文刊登我院田智慧教授文章: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智慧”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10日 09:09    浏览次数:

    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智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使得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了几十万到几百万的大中城市甚至数千万的巨型城市,同时城市的空间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出现了城市群甚至都市连绵区。城市在给人们带来经济繁荣、就业机会增加和生活与公共服务便利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病,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难、就业难、入学难等严重影响城市市民日常生活的现实问题。如何破解城市病带来的难题,同时又能够使市民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幸福生活是城市管理者和参与者都面临的而且都在努力解决的课题。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和服务发展到互联网时代提出的如何实现智城市慧生活的一种崭新的方式。

    从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

    在最初几年的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政府、运营商和大企业在努力,而且还是在面向具体的行业和具体的应用,导致数据不能共享、信息烟囱和信息孤岛依然存在,市民对智慧城市没有体验感。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随着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这不仅推动了传统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演进,更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6年11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国家标准委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务实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通知》提出,新型智慧城市是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形态,也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并要求各部门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通知明确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新生态。其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措施与体现。为此,新型智慧城市提出了“六个一”建设理念,即:构建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通过“强化共用、整合通用、开放应用”的思想,指导各类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构建一张天地一体化的城市信息服务栅格网,夯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实现城市的精确感知、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惠民服务;构建一个通用功能平台,实施各类信息资源的调度管理和服务化封装,进而支撑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慧化,有效管理城市基础信息资源,提高系统使用效率;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的数据体系,通过对数据的规范整编和融合共用,实现并形成数据的“总和”,进而有效提高决策支持数据的生产与运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性和智能化水平;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统一的运行中心,实现城市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为城市高效精准管理和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更好地对城市的市政设施、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宏观经济、民生民意等状况有效掌握和管理;建设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标准化是新型智慧城市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需要通过政府主导,结合各城市特色,分类规划建设内容和核心要素,建立健全涵盖“建设、改革、评价”三方面内容的标准体系。

    新型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大物移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撑。

    (一)大数据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信息爆炸已经积累到了一个开始引发变革的程度。它不仅使世界充斥着比以往更多的信息,而且其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互联网(社交、搜索、电商)、移动互联网(微博)、物联网(传感器,智慧地球)、车联网、GPS、医学影像、安全监控、金融(银行、股市、保险)、电信(通话、短信)都在疯狂产生着数据。

    (二)物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传感网、射频识别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条码与二维码、全球定位系统等),按约定的通信协议,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连接起来,通过各种接入网、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信息网络。

     (三)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创造了数字经济的神话,从根本上讲,中国存在着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有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规模,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网站数量518万个,网购用户6.39亿,大于美英法德意五国人口总和(6.01亿)。

    (四)云计算与超级计算

    云计算与超级计算是为智慧城市提供计算资源的基础设施。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运用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为智慧城市日常建设与运行服务。而超级计算则是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复杂的决策与大规模密集计算的业务提供算力支撑。

    智慧城市本质是智城市慧生活

    2012年算起,智慧城市建设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八年。智慧城市建设大大改变了我国城市管理的理念和模式,这一成就的取得,除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普及与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早在200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提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必须抢占科技制高点。建设‘数字福建’,就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科技制高点之一”。

    2016年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2020年3月3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观看“数字杭州”建设情况,了解杭州运用健康码、云服务等手段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做法时,对杭州基于城市大脑建设“智慧杭州”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也可以变得更“聪明”。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习近平总书记对智慧城市的重要指示,既指明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也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和方向,既要服务于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使城市管理更加智能,同时又要使市民的生产与生活感受更为美好,也就是智慧生活。

    杭州的智慧城市建设就是从城市管理智能化和惠及老百姓生活的有机结合入手,从城市交通管理中的红绿灯信号的变化时间与路口的摄像头的互联互通开始。在智慧交通管理中,通过摄像头的实时交通流量计算,动态调整红绿灯的信号,使杭州的全国最拥堵排名直降到57名。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强政府引导,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和产业发展全面深度融合,实现城市治理智能化、集约化、人性化,有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创造力、竞争力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3月,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郑州市进一步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以“一件事、一张网、跑一次、不见面”为目标,以“一件事”集成服务为引领,以政务服务“一张网”为支撑,以第三方评估为检验,大力推进不动产登记、商事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办事效率大提升,大幅提高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比率。“一件事”“掌上办”“零材料”“刷脸秒办”等改革创新逐渐成为郑州政务服务智慧化的新名片。截至2020年8月,郑州市以社保、公积金、就业创业、医疗卫生、医保、出入境、车驾管等30类办事主体场景为主线,梳理超过380项“一件事”,其中跨部门“一件事”66项、跨层级52项,近300个“一件事”已经在郑好办APP上线运行实现“一网通办”,其中70件事项实现零材料申请办理。“一件事”改革成效明显,总申请材料由1607项压减至666项,压减58.5%;总办理时限由3023天压减至756天,压减75%;总跑动次数由583次压减至101次,压减83%。


    作者:田智慧,郑州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副主任。

    媒体链接:https://theory.dahe.cn/2020/12-09/771039.html


    上一条:第二次青藏科考“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环境效应”年度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 下一条: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在“华为杯”第十七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佳绩

    院系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地址:河南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南区)
    • 邮编:450001
    • 邮箱:dxy@zzu.edu.cn
    • 电话:0371-67767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