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交叉研究中心在郑州大学北校区报告厅成功举办新学期新生见面会。此次活动通过丰富的环节设计,助力新生快速熟悉研究中心环境,增进与师生间的了解,为未来三年的科研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当天上午,新生见面会率先在会议报告厅拉开帷幕。活动由研二同学谢语琴主持,她以亲切活泼的开场致辞,瞬间拉近了与新生们的距离,让现场氛围迅速升温。首先进行的是新生自我介绍环节,来自不同地区、毕业于各类高校的2025级新生们依次走上台,分享自己的家乡特色、本科院校的学习经历、个人兴趣爱好,更畅谈了对新能源领域的认知以及未来科研道路的规划与展望。

新生自我介绍结束后,进入老师自我介绍环节。研究中心的各位老师依次登台,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科研经历以及教学理念,向新生们展现了严谨又不失亲和的形象。老师们详细介绍了自己在研究成果与进展,同时也表达了对新生的期待,鼓励大家在科研中勇于探索、积极提问,遇到困难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老师们的分享让新生们对研究中心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进一步坚定了大家在新能源领域深耕的信心。

随后,周震老师为在场师生带来了精彩发言。他首先对2025级新生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强调新生的到来为研究中心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接着,周震老师围绕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核心定位以及未来规划展开详细阐述,重点介绍了中心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资源与平台支持,同时结合当前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为新生们分析了未来科研的重点方向与机遇挑战。他特别叮嘱新生们,在科研学习中要保持严谨的态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要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又要积极参与实验项目,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周震老师的发言既有对研究中心的全面介绍,也有对新生的殷切嘱托,让在场新生深受启发。

在师生互动与经验分享环节,研究中心的国奖获得者们作为优秀学长学姐代表,向新生们分享了宝贵的科研经验与学习心得。研三同学汪睿和史静格结合自身从研一到获得国奖的成长经历,从文献阅读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技巧、科研论文撰写经验,到时间管理、心态调整等方面,毫无保留地向新生们传授 “干货”。国奖获得者们真实且实用的经验分享,为新生们提供了清晰的学习科研路径参考,让大家对研究生生活有了更具体的规划方向。
国奖获得者经验分享结束后,现场进入研一新生提问环节。新生们结合此前的环节内容以及自身对研究生生活、科研学习的疑惑,积极举手提问。面对新生们的提问,周老师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新生们答疑解惑,同时结合实际案例给出具体建议。这一互动环节充分体现了研究中心师生间的良好沟通氛围,也让新生们的疑惑得到及时解决,进一步增强了大家融入研究中心的归属感。

随着各项环节有序推进,会议报告厅内的活动圆满结束。随后,全体师生前往图书馆门前集合,共同拍摄新生见面会大合照。镜头前,师生们面带灿烂笑容,定格下这一充满意义的瞬间。这张合影不仅记录了2025级新生与研究中心师生的初次集体相聚,更象征着大家将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携手同行、共同成长。
此次新生见面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2025级新生快速熟悉了研究中心的环境与师生,更明确了未来的科研学习方向。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新生们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学习中,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交叉研究中心这个大家庭中,不断突破自我,与师生们共同书写新能源领域的精彩科研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