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版块 >> 正文

校长李蓬院士应邀参加最高人民检察院与部分在豫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1-18 [来源]: [浏览次数]:

1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河南召开部分在豫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出席会议,对郑州大学持续深化公益诉讼研究,助力和服务检察系统工作表示肯定。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校长李蓬院士应邀参加座谈会并发言。她表示,过去一年,最高检立足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成效更加显著,守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加有力,彰显公平正义立场更加鲜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她表示,检察系统高度重视检校协同,与高校联系越来越密切,合作越来越深入,有利于法学理论研究和检察工作深度融合、相互赋能;有利于统筹高校法学教育资源和检察教育培训资源,强化协同育人;有利于高校健全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更多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优秀法治人才。她指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应该强化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智库建设等方面布局,进一步完善工作系统,赋予制度更大活力和发展动力。她介绍了学校“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建设情况,并希望最高人民检察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继续关心帮助郑州大学,在公益诉讼学科建设、涉外检察法治人才培养、期刊建设等方面强化政策和资源配置,支持郑州大学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公益诉讼法学学科,建设国家级检察公益诉讼文科实验室,开展检察诉讼科技攻关,打造国家级检察公益诉讼高端智库和人才培养基地。

据了解,2019年8月,最高检授予郑州大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经过五年多的建设,基地已经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引领全国检察公益诉讼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创造了“九个全国第一”,即构建全国第一个全链条公益诉讼人才培养体系,牵头起草全国第一个高校版公益诉讼立法建议,设立全国第一个公益诉讼二级博士点,开设全国第一个AI助学类公益诉讼课程,牵头编写全国第一部高校本科公益诉讼教材,出版全国首部《公益诉讼比较研究》专著,编写全国第一套检察公益诉讼蓝皮书丛书,建成全国第一个检察公益诉讼虚拟仿真实验室,成立全国首个专门研究涉军公益诉讼的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