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版块 >> 正文

检察公益诉讼学科建设研讨会在郑州大学成功召开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7-07 [来源]: [浏览次数]:

7月4日下午,郑州大学与西北政法大学联合举办检察公益诉讼学科建设研讨会。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常安;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一级巡视员李贵成;郑州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陈曦出席,双方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研究人员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苗连营教授主持。

郑州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陈曦代表郑州大学对与会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西北政法大学、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长期以来给予郑州大学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她简要概述了郑州大学办学的六个特点,指出郑州大学高度重视检察公益诉讼学科建设。自2019年被确定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以来,创造了“十一个全国第一”的成绩。西北政法大学与郑州大学同为中西部地区高校,一衣带水、合作前景广阔,希望以此次西北政法大学范九利校长一行莅临调研为契机,开启两校法学学科深度合作的新篇章。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在致辞中对郑州大学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深感振奋,对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学科建设表示肯定。他指出,西北政法大学有红色的基因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法学特色鲜明,已成为西北地区法学研究、法治人才培养的一方重镇。近年来,郑州大学在检察公益诉讼学科建设上成效显著、成果丰硕,西北政法大学也决心集中研究力量、加大经费投入、深化检校合作推动检察公益诉讼学科建设。未来,西北政法大学希望与郑州大学深化在检察公益诉讼学科建设、法治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共同为构建中国特色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郑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院长张嘉军汇报了研究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情况。他指出,研究院以建设“公益诉讼新兴交叉学科”为目标,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郑州大学的领导和支持下,面向中国特色公益诉讼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建立了组织架构体系机制、有组织科研机制、目标导向机制、人才成长机制以及激励机制。下一步,研究院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公益诉讼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西北政法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付玉明从组织架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研究方向等方面,介绍了西北政法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中心基本情况。他指出,研究中心依托学校法学门类齐全、师资力量完备的优势,重构组织体系,细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立足地方实际,聚焦环境、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持续推进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深化检校合作。未来,希望与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聚焦西部实践需求,开展深度协作,合力推动中西部检察公益诉讼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一级巡视员李贵成对西北政法大学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郑州大学长期以来对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郑州大学与河南检察系统融合深入,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实践探索等方面提供了长期、全方位的支持,河南省检察机关也已成为郑州大学重要的实践基地。检察公益诉讼作为一门实践先行的新兴学科,必须坚持检校协同、协作共进,才能推动其不断向纵深发展。

西北政法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中心副主任、民商法学院副院长百晓峰指出,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意义重大、研究空间广阔,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前期已取得显著成就,希望双方在论文写作、教材编写、学生交流互动等方面加强联系。同时,在检察学大方向下深化合作,拓展如涉外检察学等研究领域。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副主任王会军指出,检察公益诉讼实践发展迅速,推动公益诉讼法学学科建设意义重大,是实现其长远发展的基础。河南省检察机关在检校合作中也将积极邀请法学专家授课,助力解决办案实践中的理论问题。

西北政法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中心副主任、刑事法学院副院长谭堃指出,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构建的全链条公益诉讼人才培养体系值得重视。他表示,西北政法大学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带动教材编写,进而推动检察学和公益诉讼法学学科体系建设。未来,西北政法大学将积极整合资源,深化与西北五省的检校合作,推动建立实践合作基地,切实加强学科建设。

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副院长王红建表示,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的发展离不开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学科建设要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可探索创办公益诉讼专门刊物。同时,推动公益诉讼学科建设,必须加大精力投入,深入研究,真正做到服务实践、指导实践。

西北政法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中心秘书、刑事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安军宇表示,推动检察公益诉讼学科发展,必须重视与实务机关的联系,深入了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产出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研究员杨红军表示,知识产权和检察公益诉讼联系紧密,陕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农业地理标志等资源,期待今后在知识产权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检察公益诉讼研究中心主任常安在总结发言中对郑州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坚持实干为先、久久为功的发展理念,在学科建设中以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的战略思维,在深化检校合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和借鉴。希望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方位交流与协作,共同推动检察公益诉讼事业高质量发展。

郑州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王玉辉作总结时指出,此次研讨会成果丰硕:一是立足国家战略,锚定学科建设“新坐标”;二是深化检校协同,构建实践育人“新生态”;三是强化技术赋能,打造学科发展“新引擎”。此次座谈不仅是学术思想的深入交流,更是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未来,郑州大学法学院期待与西北政法大学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共同为完善中国特色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贡献力量。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检察公益诉讼学科体系改革、制度创新、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检校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检察公益诉讼学科建设方面的协同合作,持续推动检校合作走深走实,为构建中国特色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持续为法学教育现代化和法治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

会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田凯与西北政法大学一行就检察公益诉讼学科建设、检校合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