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2025年度河南省本科高校精品课程拟立项建设名单,经学校评审推荐、省级专家评议,郑州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院长张嘉军教授作为课程负责人的《公益诉讼法学》课程入选2025 年度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精品课程。

作为国内高校首家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公益诉讼本科课程,该课程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河南省人民法院及郑州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法学专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建设。自2021年起面向大三本科生开设,至今已连续开课5年,课程设置为2学分、32学时,其教学大纲与教学整体规划高度契合我国公益诉讼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需要,平均每次选课80人左右,且选课人数持续扩大。2025年选修人数达183人,达郑州大学法学院全年级人数的80%。2025年4月,该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

郑州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院长张嘉军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课程团队始终坚持以原创性公益诉讼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石,以科研反哺教学,不断创新课程教学,研究性教学成效及成果显著。2022年课程团队负责人张嘉军教授主编了全国首部高校本科《公益诉讼法》教材并投入课程教学使用,《公益诉讼法》教材初步构建了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诉讼法学基本理论体系框架,该教材在司法实务领域有重大影响,被全国检察系统很多公益诉讼检察官作为办案参考;越南检察机关来最高人民检察院访问时,将该教材带回越南学习;全国人大监司委将该教材作为《检察公益诉讼法》立法的重要参考;该教材荣获河南省省级优秀教材建设二等奖等。课程负责人还主编出版了《公益诉讼案例教程》《公益诉讼比较研究》《民事公益诉讼原理与架构》等著作,作为课程辅助教材。2021年本课程获郑州大学虚拟仿真一流课程立项;2024年获郑州大学数智化(AI 助学类)一流本科课程立项;2025年获郑州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示范课项目立项。



郑州大学公益诉讼学科将以本次《公益诉讼法学》省级精品课程立项为契机,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的领导和支持下,以课程建设与优质教材成果为基础,继续加大对高水平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和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公益诉讼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为中国特色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贡献更多郑大力量。
(供稿人: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