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2021年秋季第3周声发射监测研究室第3次课题讨论

发布日期:2021-09-25  来源:   点击量:

2021年秋季第三周声发射监测研究室第3次课题讨论

2021922日,城市地上地下交通一体化研究所声发射监测研究室以在会议室307线下和腾讯会议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了课题讨论小组会。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毋光明老师,以及硕士研究生孙文聪、韩瑞庆、亢壮壮、石翠萍、侯顺腾、陈书涵和本科生孔越。此次会议过程中汇报人讲述了课题研究进展及小论文成稿等内容,各位同学围绕汇报主题展开讨论,并对目前研究遇到的困难进行详细分析。学生们在本次讨论中收获颇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应该先把文中的图画好,然后再根据图描述文字,避免返工(韩瑞庆);

2.        在文献中学习到可以利用声发射参数对传统的力学特征进行修正。学习到意义是论文里边最重要的部分,亦引言部分(韩瑞庆);

3.        了解到疲劳寿命预测是指试件从开始加载到破坏至失效的加载的次数(韩瑞庆);

4.        预应力空心板梁的力学分析不要按照传统混凝土梁的开裂阶段进行划分,要根据数据图和试验照片进行阶段划分(孙文聪);

5.        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有图文对应,并且在图中表达的信息要完整,例如每一个开裂阶段的信息描述都要有相应的裂缝照片进行对应(孙文聪);

6.        确定小论文试验工况时,要参考已发表英文文献和相关规范并要弄懂原因,如试件尺寸和加载速率等(亢壮壮);

7.        正式开始试验前,要尽可能完善试验细节,并设计好试验流程,如引伸计的使用及试件的安装等(亢壮壮);

8.        小论文写作时,逻辑最重要,先订好小论文框架,再处理数据,先画图后撰写文字(亢壮壮);

9.        更加清晰了关于“混凝土声发射衰减”课题方向的切入点和研究(姜振邦);

10.    可以将声发射衰减建立模型,并且应用于对于聚类分析的影响(姜振邦);

11.    确定试验工况时,不仅需要考虑规范要求,也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后续分析所需要的数据、试验所需要的时间等成本进行综合考虑(石翠萍);

12.    一般除了介绍创新点和文章最后部分之外,别的地方少用“了”,避免过于口语化(石翠萍);

13.    进行学术搜索时,不要用百度,可以选择谷歌搜索或者必应搜索(石翠萍);

14.    在拉伸试验中噪声在保载阶段消失或降低的原因:(1)保载阶段加载设备产生的噪声减小(2)保载阶段构件和设备结合的更紧密从而能减小噪声(侯顺腾);

15.    ppt形式汇报的时候,要把这一周看的文献列举出来,比如哪个结论来自哪篇文献(侯顺腾);

16.    经过实验可以得知在实验室进行声发射检测过程中电气噪声可以忽略(侯顺腾);

17.    看文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针对下一步工作精读好文献(陈书涵);

18.    关注试验设备能否满足试验条件,应着重关注试件大小、加载频率、加载荷载大小等条件(陈书涵);

19.    应该继续加深声发射原理的理解,弄清楚声发射参数之间的关系,基础扎实才能有更好的突破(陈书涵);

20.    加深了解了声发射的原理概念(孔越);

21.    对无损检测方法其中“无损”概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孔越);

22.    了解了引言部分的内容形式以及写作时语言逻辑顺序的重要性(孔越)。

编辑:石翠萍

研究室主任:毋光明

2021922

研究进展:

《灌浆料强度对套筒黏结强度影响研究及声发射全过程监测》—韩瑞庆,结果与讨论部分的绘图工作;

Quantitative damage analysis of brick masonry in uniaxial compression and shear experiments using acoustic emission data》—韩瑞庆,已投Engineering Structures

Failure mechanism of bolted shear connection of GFRP–UHPC hybrid beam based on acoustic emission》—亢壮壮,已投Composite Structures

《预应力空心板静力加载过程中声发射特征参数分析及开裂模式识别》—孙文聪,修改到结果与讨论部分;

《在役预应力空心板桥交通噪声的声发射参数特征识别及滤除》—石翠萍,实验准备阶段。

《一种考虑温度对桥梁刚度影响的校验系数修正方法》—毋光明,发明专利,待申请。

招生咨询


电话:0317-67781680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资料下载

扫一扫 关注

Copyright © 2021 郑州大学城市地上地下交通一体化研究所

网站首页|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