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第10周声发射智能监测研究室课题讨论
2021年11月10日,城市地上地下交通一体化研究所声发射智能监测研究室于线上腾讯会议和307教室线下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课题讨论小组会。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毋光明老师,硕士研究生韩瑞庆、孙文聪、石翠萍、姜振邦、亢壮壮、侯顺腾、陈书涵。此次会议过程中各研究生积极讲述课题研究进展和小论文修改情况,老师和各位同学围绕汇报人的汇报主题进行讨论,对当前研究所面临的困难及下一步的工作进行详细分析。学生们在本次讨论中获益颇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学习到了英文论文框架中不同部分动词时态应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韩瑞庆)
2、学习到了英文论文中语言要避免中文式表达,多用被动语态。(韩瑞庆)
3、学习到了Results show和Results showed在英文写作中的表达区别与共同点。(韩瑞庆)
4、声发射小波基的选取对准确提取信号的特征很重要,论文中要进行不同小波基的对比分析。(孙文聪)
5、应该查文献支撑选择Demy小波基的理由,并在文献中查找分解几层最合适。(孙文聪)
6、引言要表述的不同内容之间跨度不能太大,要有合理的衔接。如不能从桥梁的声发射现场监测噪声需要处理直接跳到轮胎/路面噪声的重要地位,应该在中间加上声发射和运营噪声的相关研究。(石翠萍)
7、不同信号波形之间的叠加不一定是加法关系,需要根据具体信号类型分析。(石翠萍)
8、对声发射钢筋混凝土传播衰减课题相关学习和思考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声发射在钢筋混凝土中的传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姜振邦)
9、明确在进行权利要求书写、文献总结时,要将原因和结果相对应,避免造成语句和逻辑上的不通顺。(姜振邦)
10、在进行PPT的绘图与展示过程中,学习了PPT绘图的技巧和构思。(姜振邦)
11、做试验前,要尽可能确定每一步细节,做好充足的准备和试验方案,避免拖延试验进度,要注意试验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随时做调整。(亢壮壮)
12、正式做试验前,可以先用备用件或者废弃件先试验一下,试验中遇到任何问题都是正常的,遇到问题要沉住气,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来。(亢壮壮)
13、在现有声发射源的定位方法中要尝试几种方法的结合,看是否能提出创新。(侯顺腾)
14、通过看文献可以提出需要研究的点,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结合实际以及结合自己的课题,不能跑偏。(侯顺腾)
15、写SCI论文时,要注意时态问题,结果与讨论分析部分的时态大部分为过去式。(陈书涵)
16、做声发射实验时,噪声干扰一般要低于10 dB。(陈书涵)
编辑:韩瑞庆
研究室主任:毋光明
2021年11月10号
研究进展:
论文:
1、《Failure mechanism of bolted shear connection of GFRP–UHPC hybrid beam based on acoustic emission》待投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中科院1区)。(亢壮壮)
2、《Quantitative damage analysis of brick masonry in uniaxial compression and shear experiments using acoustic emission data》已投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中科院2区)。(韩瑞庆)
3、《预应力空心板静力加载过程中声发射特征参数分析及开裂模式识别》小论文4.4节小波重新进行分解分析。(孙文聪)
4、《灌浆料强度对套筒黏结强度影响研究及声发射全过程监测》文字部分修改。(韩瑞庆)
5、《控制车流下轮胎路面噪声特征分析及滤除》文章--实验准备。(石翠萍)
专利:
1、《基于声发射监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消压弯矩确定方法》专利定稿。(石翠萍)
2、《基于声发射监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大小确定方法》完成定稿。(亢壮壮)
3、《基于声发射传播衰减特性的混凝土梁裂缝深度检测方法》待完成初稿。(姜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