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第11周声发射智能监测研究室课题讨论
2021年11月17日,城市地上地下交通一体化研究所声发射监测研究室于线下土木工程学院307会议室召开了课题讨论小组会。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毋光明老师,硕士研究生孙文聪、韩瑞庆、亢壮壮、石翠萍、姜振邦、侯顺腾和陈书涵。此次会议过程中各研究生积极讲述课题研究进展和小论文修改情况,参会人员围绕着汇报人的汇报主题进行讨论,对汇报人当前研究遇到的困难及下一步工作进行详细分析。学生们在本次讨论中获益良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小波分析时对的能量占比的频率带划分要有依据,也要合适,频带78 kHz太宽,可以尝试频带39 kHz(孙文聪);
2. 前两篇小论文的结论要在实桥上进行应用,形成小论文之间的一个逻辑对照关系(孙文聪);
3. 小论文引言力学分析部分和声发射部分应该加一些衔接性的描述(韩瑞庆);
4. 在试验描述部分应该对试件名称命名方式进行举例说明(韩瑞庆);
5. 结论部分中语言描述应该表达准确,不能使读者产生任何一点的歧义(韩瑞庆);
6. 依据轮胎/路面噪声的声学测试文章研究内容和工况划分丰富自己的小论文第二节研究内容(石翠萍);
7. 无法准确说明噪声信号特征时,可以从统计概率的角度出发确定信号的统计规律(石翠萍);
8. 试验中和试验后,要根据试验现象思考原因,如必须的话,可以先暂停试验,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试验工况(亢壮壮);
9. 进行试验前,要熟读规范,尽可能完善试验细节及注意事项,如果可能的话,正式试验前找类似试件实际上手操作一下(亢壮壮);
10. 无论是小论文还是大论文写作时,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先模仿已发表文献,但要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亢壮壮);
11. 了解到在英文论文降重中可以通过修改单词,修改句式以及使用自己的话换种方式表达出来的方式(姜振邦);
12. 学习到在实际声发射试验中,对于较小的金属构件需要接地线、设置门限不同对声发射信号波形和数据量有较大影响(姜振邦);
13. 先明确自己的科研方向,制定框架,然后再慢慢填充内容(侯顺腾);
14. 先大量阅读文献,通过阅读文献思考自己课题的相关问题,找到自己课题的切入点(侯顺腾);
15. 引用参考文献时,要加入与本论文相关的总结性语言,增加论文说服力(陈书涵);
16. 具体的结论会更加亮眼,例如在描述较大的Sr和HI值说明结构受损严重,可以结合自身试验,具体到多大会更好(陈书涵);
17. 做课题要循序渐进,先找到具体的一个点,在进行中对于课题存在的问题找突破点,慢慢形成大论文框架(陈书涵)。
编辑:亢壮壮
研究室主任:毋光明
2021年11月17日
研究进展:
论文:
1、《Failure mechanism of bolted shear connection of GFRP–UHPC hybrid beam based on acoustic emission》待投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中科院1区)。(亢壮壮)
2、《Quantitative damage analysis of brick masonry in uniaxial compression and shear experiments using acoustic emission data》已投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中科院2区)。(韩瑞庆)
3、《预应力空心板静力加载过程中声发射特征参数分析及开裂模式识别》小论文4.4节小波重新进行分解分析。(孙文聪)
4、《灌浆料强度对套筒黏结强度影响研究及声发射全过程监测》文字部分修改。(韩瑞庆)
5、《不同金属材料在单调拉伸过程中的声发射特性分析》数据分析-亢壮壮
6、《轮胎/路面噪声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分析》文章--实验准备。(石翠萍)
7、《基于预应力空心板声发射传播特性的声发射传感器最优布置》-姜振邦
8、《预应力钢绞线腐蚀、开裂声发射信号特征分析及分离》-陈书涵
9、《基于声发射检测的架桥机损伤定位影响因素分析》-侯顺腾
发明专利:
1、《基于声发射监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消压弯矩确定方法》专利定稿。(石翠萍)
2、《基于声发射监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有效预压应力大小确定方法》专利定稿。(亢壮壮)
3、《基于声发射传播衰减特性的混凝土梁裂缝深度检测方法》完成初稿。(姜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