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河南省超级计算中心是郑州大学的直属二级机构,是河南省和郑州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郑州大学和河南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承担着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筹)建设、管理、运行和科学计算服务等任务。
根据河南省超级计算中心的定位、职责与任务,中心设立2部(运行维护部门、综合管理部门)、3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所、高性能地理计算研究所和高性能计算研究所)、1院(先进计算技术研究院)。
河南省超级计算中心的前身是2015年1月郑州市人民政府与郑州大学联合共建的用以支撑郑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电子政务、郑州大学科学计算和产业技术创新的郑州大学(郑州)超级计算中心。中心建设地址位于郑州大学南校区18号楼1楼,机房面积2000平方米,按照A级机房标准建设。郑州大学负责基础环境建设,郑州市人民政府负责超算设备购置。2017年2月,一期建设超算硬件安装完成,中心峰值计算能力800万亿次/秒,开始正式投入运营。2017年底,二期超算硬件设备建设完成,中心峰值计算能力达1100万亿次/秒,共享式存储1PB。2018年8月28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审定,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同意郑州大学(郑州)超级计算中心升级为河南省超级计算中心。经过两期建设优化升级,河南省超级计算中心已建成为提升郑州大学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支撑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打造产业高地的孵化器、推进器和发动机。
二、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筹)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进而为河南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18年11月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致函科技部恳请支持河南建设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2019年4月19日,科技部复函同意河南省筹建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成为全国第七家获科技部批复建设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
2019年7月1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确定,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按照“省、市、校联动共建,市校为主”的思路建设,明确郑州大学作为建设主体,承担建设、管理、运维和服务等工作。项目建设地址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长椿路与枫杨街交叉口东南角。中心将于2020年建成并投入运行,理论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00PFlops,存储容量100PB,网络带宽200Gb/s,网络延迟微秒级;同时配备国产安全可靠的云计算平台、高性能计算集群管理调度平台、人工智能平台以及专业的在线运维平台,提供类型多样的先进计算服务;采用绿色节能的浸没式相变液冷冷却技术,PUE值小于1.04。
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将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立足河南、服务全国,为全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强大计算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重点围绕数字经济、社会管理、精准医学、生物育种、环境治理、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国土资源管理等方面开展一批重大特色应用,着力建设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基础设施和重大科研装置,打造高端信息人才培养和溢出的策源地,为河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