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备用导师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备用导师 >

个人简历:

徐金龙,男,1985年9月出生,汉族,山东诸城人。

博士研究生学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4.08-2008.06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8.08-2011.06 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   获硕士学位;

2011.08-2015.06 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获博士学位。

2015.06-至今    信息工程大学    讲师

2020.05-至今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博士后

获奖、荣誉称号:

2013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2019 指导团队参加ASC、CPC、PAC等国际级/国家级学科竞赛,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科研项目:

主持和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多项关键课题研究和开发工作,在程序优化、编译器开发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参与排名世界第一的“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

1、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2014-2019)“程序自动并行化系统”(项目主持人),已结项。

2、装发预研课题(2016-2018)“针对国产处理器微体系结构特征的代码生成和优化技术”(项目主持人),已结项。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2018)“SIMD自动向量化编译工具和基础数学库系统”(项目主持人),已结项。

4、国家科技部863重大专项子课题-神威太湖之光基础软件“面向100p的自动并行化系统”(技术负责人),已结项。

科研成果:

申请和获批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授权专利:面向共享内存多核结构中线程级并行的数据优化方法及装置ZL201811376636.0,国家知识产权局,2020-03,序1。

授权专利:基于SIMD扩展部件的嵌套循环向量并行的实现方法及其装置ZL201710341195.X,国家知识产权局,2019-11,序3。

发表论文:学习模型指导的编译器优化顺序选择方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EI,2019-09,序2。

研究领域及方向:

高性能计算,编译优化,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开发等

讲授课程:

研究生课程:先进编译技术

本科生课程:计算机系统结构、并行计算、并行程序设计、多核众核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

联系方式:

邮箱:longkaiz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