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郑大科技园)作为学校创建“双一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服务河南和区域经济社会的重要窗口。
发展历程
2016年,郑州大学成立“郑州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开始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2017年8月,郑大科技园被河南省科技厅和教育厅认定为河南省大学科技园。2019年8月,学校设立专门机构“大学科技园建设管理中心”,加强对学校创新创业资源的统筹协调,保证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建设和发展。2021年6月1日,郑大科技园被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这是河南省首批由高校主导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功能定位
郑大科技园秉承“求是担当、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依托学校、服务学校,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建设思路和“一园多点”的战略布局,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与新医药、资源与环境、高技术服务五大产业,明确定位为郑州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平台、师生创办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器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
建设目标
“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郑大科技园将按照“高标准、国际化、开放型”的要求,努力打造“河南科技新地标”、河南创新驱动“新引擎”,以一流的大学科技园服务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助力郑州高新区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建设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地,实现“创新在郑大,创业在河南”。
建设成效
近年来,郑大科技园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与新医药、资源与环境、高技术服务五大产业,紧密对标河南省十大产业领域、郑州市七大支柱产业、郑州高新区四大主导产业,依托学校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绿色催化、资源材料、中原历史文化、工程安全与防灾和绿色高效农业等优势学科,积极对接国家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致力于为河南省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以及郑州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科技园成立以来,先后获批国家级平台资质6项、省部级平台资质11项、厅级平台资质8项。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部电子材料与系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众创空间”、“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河南省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国家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基地”、“河南省物联网示范平台”、“河南省科技服务业示范平台”、“河南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
目前,科技园一园多点共有各类孵化场地2万平方米,在科技园开展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的院士、杰青、长江、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教授和青年教师超过400人。郑大科技园现有在孵企业129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46家,河南省规上企业4家,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3家,郑州市专精特新企业7家,郑州市科技雏鹰企业3家,郑州市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科技园累计争取各类政府项目和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超过1亿元,在孵企业年销售收入近3亿元。
新起点,新征程,在正式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后,郑大科技园将站位“前瞻30年、项目为王”的工作格局,树立“不忘初心使命,求是担当有为”的工作状态,围绕党建引领、内涵建设、园区建设、品牌建设、科技金融“五位一体”的工作内容,锚定“动态考核优秀”“工程尽早开工”的工作目标,主动作为,力争落地一批高质量项目,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打造全新的“郑大特色”科创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产业运营能力、资本运营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等,在更高维度和更高层次上服务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助力地区和城市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郑州大学科技园建设管理中心